缓解视疲劳可从五方面入手:一是调整用眼习惯,遵循202020法则、保持正确姿势、控制用眼时间;二是改善环境因素,合理调节光线、减少电子屏幕蓝光、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三是进行眼部护理,热敷与按摩、做眼保健操、使用人工泪液;四是调整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五是针对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儿童有不同注意事项,分别要避免用药、放大电子设备字体、监督用眼习惯等。
一、调整用眼习惯
1.遵循202020法则:每用眼20分钟,向20英尺(约6米)以外的远处眺望至少20秒。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使眼睛的睫状肌持续处于紧张收缩状态,容易引发视疲劳,而远眺可以让睫状肌得到放松。例如,办公室职员在工作时,每隔20分钟就起身看看窗外远处的景物。
2.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阅读、书写或使用电子设备时,保持眼睛与书本或屏幕的距离约为33厘米,视线稍向下倾斜1520度。不正确的姿势会增加眼睛的调节负担,还可能影响脊柱健康。儿童在学习时,家长要注意监督其坐姿。
3.控制用眼时间: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过长,对于成年人,建议每工作12小时休息1015分钟;儿童的用眼时间更应严格控制,学龄前儿童每次用眼不超过20分钟,小学生每次用眼不超过30分钟。长时间不间断用眼会导致眼睛疲劳累积,休息可以缓解这种疲劳。
二、改善环境因素
1.合理调节光线:避免在过强或过暗的光线下用眼。过强的光线会刺激眼睛,而过暗的光线会使眼睛为了看清物体而过度调节。使用台灯时,应选择色温在40004500K的暖白光,避免频闪。在室内,可以使用窗帘调节自然光线。
2.减少电子屏幕蓝光:电子设备屏幕发出的蓝光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加速眼睛疲劳。可以使用防蓝光眼镜或开启电子设备的护眼模式来减少蓝光辐射。但防蓝光眼镜的质量参差不齐,建议选择有质量认证的产品。
3.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干燥的空气会使眼睛表面的泪液蒸发过快,导致眼睛干涩、疲劳。可以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空气湿度,一般保持在40%60%为宜。同时,要注意加湿器的清洁,防止滋生细菌。
三、进行眼部护理
1.热敷与按摩:热敷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肌紧张。可以用热毛巾或蒸汽眼罩热敷眼睛,每次1520分钟,温度以4045摄氏度为宜。按摩眼周穴位,如睛明穴、攒竹穴、太阳穴等,每个穴位按摩12分钟,力度适中,以有酸胀感为度。
2.做眼保健操:眼保健操通过按摩眼部周围的穴位,调节眼及头部的血液循环,改善眼的疲劳状态。建议每天定时做12次眼保健操。儿童和学生更应养成每天做眼保健操的习惯。
3.使用人工泪液:当眼睛感到干涩时,可以使用人工泪液来滋润眼睛。人工泪液可以模拟人体泪液的成分,缓解眼睛干涩、疲劳等不适症状。但要注意选择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尤其是需要长期使用的人群。
四、调整生活方式
1.保证充足睡眠:睡眠是眼睛休息和恢复的重要时间,成年人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儿童和青少年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学龄前儿童每天应睡1013小时,小学生每天应睡911小时。睡眠不足会导致眼睛疲劳、干涩、视力下降等问题。
2.合理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A、C、E和叶黄素的食物,如胡萝卜、橙子、蓝莓、菠菜等。这些营养素对眼睛健康有益,可以保护眼睛的视网膜和晶状体,缓解视疲劳。同时,要注意饮食均衡,避免过度摄入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3.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包括眼部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视疲劳。可以选择散步、跑步、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至少运动35次,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孕妇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眼睛可能会出现干涩、疲劳等症状。在缓解视疲劳时,应避免使用药物,尽量通过调整用眼习惯、改善环境等非药物方法来缓解。同时,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2.老年人:老年人的眼睛调节功能下降,更容易出现视疲劳。除了采取上述一般的缓解方法外,老年人在使用电子设备时应适当放大字体,避免长时间阅读细小的文字。如果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要积极控制病情,因为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眼睛的健康。
3.儿童:儿童的眼睛正处于发育阶段,要特别注意保护。家长要监督孩子的用眼习惯,控制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在选择护眼产品时,要选择适合儿童的产品,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产品。如果孩子出现视力下降、眼睛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