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心肌病诊断标准
缺血性心肌病有明确冠心病病史,临床表现有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相关表现,辅助检查中心电图有心肌缺血梗死特征性改变,超声心动图可见左心室扩大等异常,放射性核素检查可显示心肌供血情况,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金标准可明确冠脉病变情况
一、病史与临床表现
1.病史方面:有明确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史,如心肌梗死等,这是导致缺血性心肌病发生的重要基础,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因生活方式不同,冠心病的发生风险有所差异,例如长期高脂饮食、吸烟的男性较女性更易患冠心病进而发展为缺血性心肌病。
2.临床表现:患者多有心力衰竭相关表现,如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乏力、水肿等,还可能有心律失常的表现,如心悸等,这些表现会因患者心功能受损程度不同而有轻重差异。
二、辅助检查
1.心电图:可出现ST-T改变、病理性Q波等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的相关特征性改变,不同年龄人群心电图表现可能因心肌组织的生理特性略有不同,但基本特征是相似的,通过心电图能初步提示心肌缺血损伤情况。
2.超声心动图:可见左心室扩大、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一般低于50%)、室壁运动异常等,超声心动图对于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有重要价值,不同性别、年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会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有相应变化,但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会有上述典型的异常改变。
3.放射性核素检查:如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心肌灌注显像,可显示心肌缺血或梗死的部位和范围,帮助明确心肌供血情况,该检查不受年龄过大等因素过多限制,但对于一些肾功能严重不全等特殊情况需谨慎评估。
4.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缺血性心肌病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冠状动脉血管的狭窄、阻塞等病变情况,能明确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程度等,不同病情阶段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表现不同,对于指导后续治疗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