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症状

来源:民福康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有阈值前病变、阈值病变、晚期病变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眼底及视力表现;极低出生体重、孕周小的早产儿病变风险更高;需与视网膜母细胞瘤、Coats病等鉴别,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先天性眼部肿瘤,Coats病与早产无直接关系,可通过病史及眼底检查鉴别。

一、临床表现阶段划分及对应表现

1.阈值前病变阶段

眼底改变:在出生后数周内开始出现变化,早期视网膜血管未完全发育,周边视网膜血管分布不均匀,可能可见视网膜血管迂曲、扩张等情况。此阶段对于早产儿的孕周、出生体重等因素较为敏感,孕周越小、出生体重越低,发生病变的风险相对越高。例如,孕周小于32周或出生体重低于1500g的早产儿更易进入该病变阶段。

眼部症状不明显:多数早产儿在阈值前病变阶段眼部可能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家长较难察觉,主要依靠眼底筛查来发现异常。

2.阈值病变阶段

眼底特征:视网膜血管进一步异常,出现无血管区,并且周边视网膜开始出现纤维血管增殖。此时视网膜的正常结构被破坏,纤维血管组织可能从周边向中央生长,严重影响视网膜的正常发育。

视力影响初现:由于视网膜病变影响了光线的正常传导和视网膜的感光功能,早产儿可能出现对光线的反应不如正常足月儿灵敏等情况,但由于早产儿不会准确表达视力相关感受,需通过专业检查来评估。

3.晚期病变阶段

眼底严重改变:视网膜可能出现脱离,纤维血管增殖更加严重,形成瘢痕组织。严重的瘢痕组织会牵拉视网膜,导致视网膜广泛脱离,这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较为严重的阶段。

视力严重受损:如果病变发展到晚期,早产儿的视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可能导致失明等严重后果。对于有早产病史的早产儿,定期进行眼底筛查至关重要,以便早期发现病变并进行干预。

二、不同人群(早产儿自身)的特殊表现及应对

1.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

病变风险更高: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出生体重<1500g)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概率明显高于正常出生体重早产儿。这是因为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视网膜血管发育更不成熟,更容易出现血管异常和纤维血管增殖等病变。在护理这类早产儿时,需严格按照早产儿护理规范进行眼底筛查,一般建议在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时开始进行首次眼底检查,之后根据筛查结果定期复查。

2.不同孕周早产儿

孕周越小病变越重:孕周小于30周的早产儿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程度往往更严重。孕周小意味着视网膜血管发育时间更短,尚未发育成熟就面临出生后的氧等环境变化,更易引发视网膜血管的异常增殖等病变。对于孕周小于30周的早产儿,更要密切关注眼底情况,加强随访频率,以便及时发现病变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要点

1.与视网膜母细胞瘤鉴别

发病机制与表现差异: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先天性眼部肿瘤,多发生于3岁以下儿童。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由于早产儿视网膜血管发育异常引起。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眼底可见白色或黄色的占位病变,可伴有斜视、眼球震颤等表现,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主要是视网膜血管相关的病变,通过眼底检查可以区分,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病变位置和特征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不同。

2.与Coats病鉴别

病因及表现区别:Coats病又称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多发生于男性青少年。其病因主要是视网膜血管异常,表现为视网膜血管扩张、迂曲,有脂质渗出等。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不同的是,Coats病的发病与早产无直接关系,发病年龄和病因机制有明显差异,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眼底特征检查可以进行鉴别。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原称晶状体后纤维增生症(RLF),本病与早产、低出生体重以及吸高浓度氧气有密切关系,是由于早产儿视网膜血管尚未发育完全,产生视网膜新生血管及纤维组织增生所致。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哪些新生儿易患肺透明膜病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主要发生于早产儿,尤其是那些胎龄小于32-33周的早产儿。 早产儿的肺部发育不全,缺乏一种名为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物质,这种物质对于肺部的正常扩张和呼吸至关重要。因此,早产儿,特别是胎龄较小的早产儿,更易患肺透明膜病。此外,糖尿病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剖宫产儿以及双胎的第二胎儿等,也相对更容
什么情况会出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多数情况下是由视网膜纤维血管组织增生引起的。 在正常胚胎发育的过程中,视网膜血管一般在36周左右发育至鼻侧缘;40周左右可发育至颞侧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主要好发于孕36周以下、低体重、长时间吸氧的早产儿,此类患儿在出生时视网膜还未完全血管化,如果暴露在高浓度氧气内,可导致毛细血管内皮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原因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多数情况下是由于视网膜发育不成熟,出生后高浓度吸氧导致的。 正常胎儿会在孕36周左右,视网膜血管发育达到鼻侧边缘,孕40周发育可以达到颞侧缘,而早产儿出生后由于视网膜尚未发育完全,如果此时暴露于高浓度氧气中,可能会导致视网膜毛细血管损伤,血管闭塞,纤维组织大量增生,进而导致视网膜血管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分区及分期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分区按照病变发生的部位可分为三个区。 1.Ⅰ区 以视乳头中央为中心,视乳头中央至黄斑中心凹距离的2倍为半径的圆形区域。 2.Ⅱ区 以视乳头中央为中心,从视乳头中央至鼻侧锯齿缘的距离为半径画圆,除去Ⅰ区以外的环形区域。 3.Ⅲ区 视网膜上除去Ⅰ区和Ⅱ区以外剩余的月牙形区域。 早产儿视
视网膜疾病都有哪些类型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视网膜疾病有多种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视网膜血管病 包括视网膜动脉阻塞、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 2.黄斑疾病 包括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近视性黄斑变性、黄斑囊样水肿、黄斑裂孔等。 3.视网
80%新生儿都有颅内出血是真的吗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并非所有80%的新生儿都会经历颅内出血,这个比例大大高估了实际情况。 颅内出血在新生儿中的发生率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是否早产、出生时是否有难产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健康问题。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面临较高的颅内出血风险,尤其是脑室内出血。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IVH的发生率可高达40%左右,但这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该怎么治疗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缓解。 1、物理治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可分为1~5期,对于1期的早产儿可暂时不治疗,定期随访即可,对于2~3期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可通过激光或者冷冻治疗,破坏无血管区域,减少眼部耗氧量,增加正常的视网膜氧气供应。 2、药物治疗 对于3期病变的早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会怎么样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会出现眼球震颤、视网膜出血、白内障等现象。 1、眼球震颤: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由于视觉系统、眼外肌、内耳迷路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视力减退、复视、斜视、眼球震颤等。 2、视网膜出血: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由于眼底毛细血管病变,可导致血管损坏出血,从而导致视网膜出血,可表现为黑蒙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治疗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通常可采取一般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 1、一般治疗 家长日常应注意患儿的眼部护理,避免受到不良刺激加重损伤。同时还应定期监测视力以及视野变化。 2、物理治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还可采取物理治疗的方式改善症状,比如激光光凝治疗、冷凝治疗。 3、手术治疗 此病患儿病情较重时还
什么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指早产儿视网膜内纤维血管瘤增生、收缩,致使视网膜脱离或失明的疾病。 正常情况下,过早娩出的低体重早产儿或长时间吸氧的早产儿,由于其视网膜尚未血管化,因此视网膜容易出现纤维血管瘤增生、收缩,继而诱发视网膜脱离、失明。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展较快,针对37周以下的早产儿需要定期检查,早产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注意事项有哪些
王建勋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视网膜光凝术即激光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目前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首先进行视网膜光凝术,即激光治疗早产儿往往需要比较短暂的全身麻醉。所以,需要完成全麻术前的常规检查,看孩子能不能满足或达到全麻的标准。另外,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做完手术以后,由于外在眼睛或皮肤没有明显伤口,孩子家长往往容易大意或疏于护理。建议在术后的24-48小时之内早产儿从麻
怎样预防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王建勋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主要发生在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的早产儿身上,有些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无法避免,因为孩子出生时,孕周和出生体重都比较小。但也有些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也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减少发生几率,比如临床上科学、规范用氧,可以防止出现严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另外,早产儿身体情况越差,患疾病风险就越高。因此,医生也要通过有效手段使早产儿变得强壮,早产
如何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进行诊断
王建勋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是防止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致盲的重要的措施。首先,需要具有筛查资质的眼科医生,通过合理的筛查设备,比如双目间接眼底镜或是广角数码眼底摄像机,获取孩子视网膜眼底图像。其次,对获得的图像进行准确的判读,给出准确的诊断,可以给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提供及时干预的信息,同时为患儿进行下一步随访提供了信息。
病变
苏振波 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 三甲
在临床上,病变是指病人发生病症后,在治疗过程中病情出现好的变化或者有不良的变化。比如病人发生前臂骨折,在麻醉下及时进行手法复位,恢复骨折部位的对位力线,病人的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就说明在治疗过程中,病人的骨折症状已经有好的变化。
早产儿
徐军 副主任医师
鹰潭市人民医院 三甲
目前我国多把胎龄小于37周出生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一般不考虑体重,大部分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极少数体重超过2500克。但是该早产儿器官功能、适应能力较足月儿都有偏差。低体重儿包括早产儿和小胎龄儿由于早产多半会导致宝宝的体温、呼吸营养等发育不成熟,容易出现生命危险,需要给予特殊的护理治疗观察。
早产儿
丁素芳 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早产儿是指胎龄不满37周分娩的新生儿,体重一般小于2.5千克。根据胎龄或者是出生体重不同,分为低危早产儿和高危早产儿。对于低危早产儿,在早期没有严重的合并症以及并发症,出生以后早期体重增长良好的早产儿。而高危早产儿存在早期严重合并症或者是并发症,出生以后,早期喂养困难以及体重增加缓慢。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