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与怀孕症状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如下:月经不调症状包括月经周期异常(月经稀发或频发)、月经量异常(月经过多或过少)、月经持续时间异常(经期延长或缩短)及伴随痛经、经前期综合征等症状;怀孕症状有停经、早孕反应(恶心、呕吐等)、尿频、乳房变化、基础体温变化等,但月经不调也会停经需综合判断。特殊人群中,青春期女性月经不调常见应及时就医、规律作息;育龄期有怀孕计划女性月经推迟要验孕,月经不规律排查病因,确认怀孕注意补充叶酸和产检,无怀孕计划做好避孕;围绝经期女性月经不调常见但需排除病变,保持良好心态、适当运动、注意补钙,症状严重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一、月经不调症状
1.月经周期异常:正常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平均28天。月经不调时,周期可能延长,如超过35天,称为月经稀发;也可能缩短,短于21天,叫月经频发。一些长期精神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的女性,或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的患者,易出现周期异常。
2.月经量异常:正常月经量为20-60毫升。月经量超过80毫升为月经过多,常见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疾病患者;月经量少于5毫升为月经过少,可能与多次人工流产导致子宫内膜损伤、内分泌失调等有关。
3.月经持续时间异常:正常经期为2-8天,平均4-6天。经期延长超过8天,可能是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癌等疾病导致;经期缩短少于2天,可能与卵巢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
4.伴随症状:部分月经不调女性可能伴有痛经,疼痛程度因人而异,严重者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可能与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合成与释放异常等有关;还可能出现经前期综合征,如情绪波动、乳房胀痛、水肿等,多在月经前1-2周出现,月经来潮后迅速减轻直至消失。
二、怀孕症状
1.停经:对于平时月经规律的育龄女性,月经推迟10天以上,应高度怀疑怀孕。但需注意,月经不调也可能导致停经,所以要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2.早孕反应:怀孕6周左右开始出现,常见的有恶心、呕吐,多在早晨较为明显,可能与体内激素水平升高有关;还会有食欲不振、喜食酸物或厌恶油腻等症状。不过这些反应存在个体差异,部分孕妇可能症状轻微甚至没有。
3.尿频:怀孕早期,增大的子宫压迫膀胱,可引起尿频,但无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感染症状,怀孕12周左右,子宫超出盆腔,尿频症状多会自然缓解。
4.乳房变化:怀孕后,在激素作用下,乳房逐渐增大,孕妇会感觉乳房胀痛,乳头、乳晕颜色加深,乳晕周围出现蒙氏结节。
5.基础体温变化:女性基础体温在排卵后会升高0.3-0.5℃,如高温相持续18天以上,怀孕的可能性较大。但基础体温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睡眠不足、测量时间不固定等,准确性有限。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青春期女性:青春期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完全成熟,月经不调较为常见。若出现月经异常,不要自行判断,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同时,要保持规律生活作息,避免学习压力过大,有助于调节月经周期。
2.育龄期女性:对于有怀孕计划的育龄期女性,出现月经推迟时,要及时进行妊娠检测。若未怀孕但月经长期不规律,需排查疾病因素,积极治疗,以免影响受孕。若确认怀孕,要注意补充叶酸,定期产检。对于月经不规律又无怀孕计划的女性,要做好避孕措施,防止意外怀孕。
3.围绝经期女性: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月经不调是常见现象。但出现月经异常时,仍需排除子宫内膜病变等疾病。要保持良好心态,适当运动,注意补钙,预防骨质疏松。若出现潮热、盗汗等严重更年期症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