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窄性心包炎表现
缩窄性心包炎由心包慢性炎症致心包增厚等,使心脏舒缩受限、心功能减退、全身血液循环障碍,症状有呼吸困难(劳力性,严重时静息也可出现,不同年龄表现有别)、乏力(心输出量减少致全身灌注不足)、腹胀及下肢水肿(体循环淤血所致);体征包括心包叩击音(心室舒张早期增厚心包限制充盈致心室壁振动声)、颈静脉怒张(吸气更明显的Kussmaul征,不同年龄表现不同)、肝大(淤血肿大、质硬、有压痛)、腹水(腹腔脏器淤血致液体渗出增多)、下肢水肿(体循环淤血表现,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
一、症状方面
1.呼吸困难
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呈劳力性呼吸困难,这是由于心包增厚限制了心脏的舒张,使心室充盈减少,心输出量降低,在活动时更加明显。例如,患者在日常的步行、爬楼梯等轻度活动后就会感觉气不够用,需要停下来休息。随着病情进展,严重时患者在静息状态下也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甚至被迫采取端坐位或前倾位以缓解症状。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可能表现为呼吸急促、喂养困难等,因为儿童的心肺功能储备相对较低,心输出量的微小变化就会引起明显的呼吸改变;而老年患者可能同时合并其他心肺疾病,呼吸困难的表现可能会被掩盖或加重。
2.乏力
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活动耐力明显下降。这是因为心输出量减少,全身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导致肌肉等组织得不到充足的氧供和营养物质,从而出现乏力感。无论男女,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女性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如做家务等活动时更容易察觉乏力症状,而男性可能在工作劳动时更早出现乏力表现。
3.腹胀、下肢水肿
由于体循环淤血,患者可出现腹胀,这是因为胃肠道淤血,影响了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同时,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导致下肢水肿,初期可能是下午或长时间站立后加重,休息后可减轻,随着病情进展,水肿可逐渐加重,甚至蔓延至全身。对于有基础疾病如心脏病、肝脏疾病等的患者,本身就存在血液循环或体液代谢方面的问题,缩窄性心包炎导致的体循环淤血会使这些基础疾病加重,水肿等症状也会更明显。
二、体征方面
1.心包叩击音
是缩窄性心包炎的重要体征之一。在心室舒张早期,由于增厚的心包限制心室快速充盈,心室舒张受限,血液快速流入心室时引起心室壁振动产生的声音。在心尖区或胸骨左缘第3、4肋间较易听到,性质为短促、尖锐的声音。
2.颈静脉怒张
颈静脉充盈、怒张,且在吸气时更明显,称为Kussmaul征。这是因为心包缩窄使心室舒张期扩张受限,心房血液回流受阻,导致中心静脉压升高,颈静脉回流不畅而出现怒张。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儿童由于颈部血管较细,颈静脉怒张可能不太容易观察到,但可以通过触摸颈部血管搏动等方式辅助判断;老年患者可能因皮肤松弛等因素,颈静脉怒张相对容易发现。
3.肝大
肝脏淤血肿大,质地较硬,有压痛。肝大是由于体循环淤血,血液在肝脏淤积导致。患者可感觉右上腹饱胀不适,长期肝大还可能导致肝功能损害等问题。对于有肝脏基础疾病的患者,缩窄性心包炎引起的肝大可能会加重肝脏的损伤,需要特别关注。
4.腹水
部分患者可出现腹水,这是由于腹腔脏器淤血,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液体渗出增多所致。腹水可导致腹部膨隆,患者感觉腹部胀满不适。对于女性患者,可能会担心腹水对身体外观的影响,而男性患者可能更关注腹水带来的身体不适和健康影响。
5.下肢水肿
如前所述,下肢水肿是体循环淤血的表现,水肿程度可因病情轻重而异,严重时可出现可凹性水肿,即用手指按压水肿部位会留下凹陷,长时间不消退。对于儿童患者,由于皮肤较薄,水肿可能更明显,而且儿童对水肿的感知可能不如成人,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孩子的下肢情况;对于老年患者,下肢水肿可能与其他老年常见疾病如下肢静脉曲张等混淆,需要仔细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