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折尽量保守治疗的原因
跟骨骨折的保守治疗适用于骨折移位不明显等情况,其可行性需综合多方面考量。保守治疗在创伤程度、手术风险因素、疗效及功能恢复等方面有优势,对儿童和女性等特殊人群也有特殊考虑,无明显移位等的跟骨骨折保守治疗可避免手术创伤风险,高龄、低能量损伤等患者保守治疗更合适,其能达较好功能恢复,儿童期保守治疗利生长发育,女性保守治疗对足部外观影响小且兼顾生活质量。
一、创伤程度与保守治疗可行性
跟骨骨折的保守治疗适用于一些骨折移位不明显的情况,如SandersⅠ型、Ⅱ型中部分无明显移位的骨折。此类骨折通过手法复位后,利用石膏或支具固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骨折端的位置,因为骨折端移位较小,保守治疗可避免手术带来的创伤和风险。例如相关研究表明,对于无明显移位的跟骨骨折,保守治疗后骨折愈合率较高,且功能恢复良好率也能达到一定水平。
二、手术风险因素考量
1.患者自身状况
高龄患者:高龄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肺功能不全等,手术耐受性较差,手术过程中及术后发生心脑血管意外、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显著增加。对于有基础疾病的高龄患者,保守治疗可以减少手术相关的应激,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
低能量损伤骨折患者:一些低能量损伤导致的跟骨骨折,骨折移位不严重,手术创伤对于这类患者来说可能得不偿失,保守治疗更能兼顾患者整体健康状况,在保证骨折愈合的同时,减少手术带来的额外负担。
2.跟骨骨折特点
跟骨解剖结构复杂,周围有众多血管、神经等重要结构,手术操作难度较大,稍有不慎就可能损伤周围组织。而保守治疗相对手术来说,对周围组织的干扰较小,降低了神经血管损伤等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例如在一些解剖位置特殊、骨折形态不利于手术操作的跟骨骨折中,保守治疗的优势更为明显。
三、保守治疗的疗效及功能恢复
保守治疗通过恰当的固定和康复训练,能够达到较好的功能恢复效果。在经过规范的保守治疗后,多数患者可以恢复较好的足部功能,满足日常行走等基本生活需求。有研究显示,经过系统康复训练的跟骨骨折保守治疗患者,其足部的关节活动度、负重能力等功能指标能够达到较好的水平,与部分手术治疗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相当,甚至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保守治疗的功能恢复并不逊色于手术治疗。
四、特殊人群的特殊考虑
1.儿童跟骨骨折:儿童跟骨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保守治疗相对手术治疗对骨骺的影响较小,能更好地保护儿童跟骨的生长潜力。儿童骨折愈合能力较强,保守治疗通过合适的固定和护理,可促进骨折良好愈合,同时避免手术可能对儿童心理造成的不良影响以及手术相关的风险。
2.女性跟骨骨折:女性通常对足部外观有一定关注,保守治疗如果能达到较好的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对于足部外观的影响相对较小。而且女性在选择治疗方式时,会综合考虑治疗对日常生活和身体的影响,保守治疗在减少手术创伤、恢复时间等方面可能更具优势,能更好地满足女性患者在兼顾健康和生活质量方面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