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异常症状检查
肝功能异常有乏力、消化道症状、黄疸、肝区不适等表现,相关检查有血清酶学(ALT、AST、ALP、GGT)、胆红素代谢(TBil等)、蛋白质代谢(Alb、Glob)、凝血功能(PT)等检查及意义,不同人群儿童、老年人、女性、有基础病史人群肝功能异常检查各有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肝功能异常常见症状表现
肝功能异常时可能出现多种症状,如患者可能有乏力感,这是因为肝脏功能受损影响了能量代谢等过程;还可能出现消化道症状,像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这与肝脏合成、代谢等功能异常,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有关;部分患者会有黄疸表现,皮肤和巩膜发黄,是由于肝功能异常影响胆红素的代谢与排泄,使得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另外,有些患者可能出现肝区隐痛或胀痛等不适,这与肝脏肿大牵扯包膜等因素相关。
二、肝功能异常相关检查项目及意义
1.血清酶学检查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中,当肝细胞受损时,ALT释放入血,血清ALT升高常见于各种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情况,其升高程度往往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细胞受损的严重程度。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主要存在于心肌,其次在肝细胞线粒体中也有分布,AST升高可见于肝炎、心肌梗死等多种情况,AST/ALT比值在判断肝细胞损伤程度等方面有一定意义,如比值增大可能提示肝细胞线粒体受损等。
碱性磷酸酶(ALP):广泛分布于身体各组织器官,其中以肝脏和骨骼含量较多,ALP升高可见于胆道梗阻、肝硬化、骨病等情况,比如胆道结石引起胆道梗阻时,ALP可明显升高。
γ-谷氨酰转移酶(GGT):在肝脏中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毛细胆管一侧和整个胆管系统,GGT升高常见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胆道疾病等,酒精性肝病患者往往GGT会有不同程度升高。
2.胆红素代谢检查
总胆红素(TBil):包括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TBil升高是黄疸的重要指标,其升高可能由肝细胞性黄疸(如病毒性肝炎)、溶血性黄疸(如某些溶血性疾病)、阻塞性黄疸(如胆管癌)等引起,通过测定TBil及DBil、IBil的比例等可辅助判断黄疸的类型。
3.蛋白质代谢检查
白蛋白(Alb):由肝脏合成,是血浆中主要的蛋白质,白蛋白降低常见于肝脏疾病(如肝硬化、重型肝炎)、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因为肝脏合成功能受损或机体蛋白丢失过多等原因导致白蛋白水平下降。
球蛋白(Glob):球蛋白升高可见于慢性肝脏炎症(如慢性乙型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情况,机体免疫反应活跃时球蛋白合成增加。
4.凝血功能检查
凝血酶原时间(PT):反映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PT延长常见于肝功能严重受损的情况,如重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等,因为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三、不同人群肝功能异常检查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肝功能异常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先天性代谢疾病、感染等。在检查时,儿童的配合度可能较差,需要医护人员更加耐心操作。对于婴幼儿,采血等操作要轻柔,避免因哭闹等导致检查结果不准确。同时,儿童的肝脏生理特点与成人有差异,在解读检查结果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因素,比如儿童的一些酶学指标正常范围可能与成人不同。
2.老年人
老年人肝功能异常可能与多种慢性疾病相关,如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可能影响肝脏的血液供应等。老年人在检查前要注意空腹时间等要求,因为老年人可能存在胃肠功能减退等情况,空腹时间不合适可能影响某些指标的准确性。而且老年人的肝脏代偿功能相对较弱,肝功能异常时病情可能进展较快,在检查后要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变化。
3.女性
女性在特殊生理时期如孕期、哺乳期等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情况。孕期由于激素变化、代谢负担加重等可能影响肝脏功能,检查时要告知医生妊娠情况,以便正确解读肝功能指标。哺乳期女性使用药物等情况要谨慎,因为某些药物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在检查和后续处理肝功能异常时要综合考虑哺乳因素。
4.有基础病史人群
有乙肝病史的人群,检查肝功能时要重点关注与乙肝相关的指标变化,如乙肝病毒DNA定量等,以评估乙肝病情是否活动,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有酒精性肝病病史的人群,要重视GGT等指标的变化,因为长期饮酒会对肝脏造成损害,通过肝功能检查监测肝脏受损情况。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的人群,检查肝功能时要注意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指标,如自身抗体等,因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累及肝脏,导致肝功能异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