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型心肌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扩张型心肌病有症状表现和体征表现,症状表现包括劳力性等呼吸困难、全身乏力及从下肢开始的凹陷性水肿等;体征表现有心脏扩大、各种心律失常及可闻及奔马律等,不同年龄段、性别患者表现有差异,生活方式等因素也有影响
一、症状表现
1.呼吸困难
是扩张型心肌病常见的早期症状,多为劳力性呼吸困难,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这是因为心脏泵血功能减退,肺循环淤血,影响气体交换所致。在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中表现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呼吸急促、喂养困难等,因为儿童心脏功能储备相对较差,病情进展可能更快;成年患者则多在活动后明显感到气短,休息后可缓解,但病情加重时休息状态下也会出现呼吸困难。
2.乏力
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活动耐力明显下降。由于心脏输出量减少,全身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导致机体能量供应不足,从而出现乏力症状。不同性别患者可能在体力活动后的乏力表现略有差异,一般来说,男性患者在从事中等强度体力活动后乏力感可能更明显,但这并非绝对,主要还是取决于心脏功能受损的程度。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乏力,因为心脏负担加重,加重了心肌的损伤和功能减退。
3.水肿
多从下肢开始出现凹陷性水肿,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水肿。这是由于心功能不全导致体循环淤血,静脉回流受阻,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引起。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心血管疾病史的人群,出现水肿往往提示心功能进一步恶化。年龄较小的患者水肿可能不太容易被发现,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孩子的下肢、眼睑等部位是否有肿胀情况。
二、体征表现
1.心脏扩大
体格检查可发现心界扩大,叩诊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这是因为心肌病变导致心脏代偿性扩大,以维持基本的泵血功能。不同年龄患者心界扩大的表现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心脏相对较小,心界扩大可能通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更易发现,而成年患者可通过体格检查的叩诊初步判断心界大小。
2.心率失常
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如早搏、心房颤动等。由于心肌病变影响了心脏的正常电活动,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在不同性别患者中,心律失常的类型可能有一定差异,但总体上以室性早搏、心房颤动较为常见。生活方式不规律,如长期熬夜、大量饮酒的患者,更容易诱发心律失常,加重扩张型心肌病的病情。
3.奔马律
听诊时可闻及第三心音或第四心音,形成奔马律。这是因为心室舒张期负荷过重,心室壁顺应性降低所致。奔马律的出现提示心肌损害较为严重,病情可能处于相对较重的阶段。对于有家族病史的患者,若出现奔马律,需要高度警惕扩张型心肌病的可能,及时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