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酶缺陷致激素合成异常。发病机制是编码酶的基因突导致酶缺陷,影响激素合成。临床表现因年龄性别而异,新生儿有外生殖器畸形、水电解质紊乱等,儿童期青春期有性征异常等。诊断靠实验室检查(激素水平、基因检测)和影像学检查。治疗是终身激素替代。特殊人群需关注不同时期监测调整及家族遗传家庭产前诊断。
一、发病机制
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酶的参与。当编码这些酶的基因发生突变时,就会导致相应酶的缺陷,从而影响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例如,21-羟化酶缺乏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90%-95%,由于21-羟化酶缺乏,皮质醇合成减少,通过负反馈调节促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增加,进而导致肾上腺皮质增生,同时雄激素合成增多。
二、临床表现
不同年龄表现
新生儿期:女性患儿可能出现外生殖器两性畸形,如阴蒂肥大,类似小阴茎,大阴唇似阴囊,但无睾丸;男性患儿在新生儿期可表现为假性precociouspuberty,出现阴茎增大等表现。此外,还可能出现呕吐、腹泻、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如低钠血症、高钾血症等,这是由于皮质醇缺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导致水钠丢失增加,钾潴留。
儿童期及青春期:女性患儿除了有外生殖器两性畸形外,还可能出现生长加速,骨骼成熟过快,过早出现阴毛、腋毛等第二性征,但由于骨骺过早闭合,最终身高可能较矮。男性患儿可能出现性早熟,表现为阴茎增大、出现阴毛等,但同时也可能存在身材高大(由于骨骺闭合延迟相对较晚)等表现。
不同性别影响:总体而言,女性患儿外生殖器两性畸形表现更为突出,而男性患儿主要表现为性早熟相关表现,但都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异常导致的激素水平紊乱密切相关。
与生活方式及病史的关系:该疾病是遗传性疾病,与生活方式无直接关联,但家族中有相关病史的家庭,后代患病风险增加。有家族遗传病史的家庭,在生育前应进行遗传咨询,评估后代患病风险。
三、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
激素水平测定:测定血浆皮质醇、ACTH、雄激素(如睾酮、脱氢表雄酮等)水平。在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者中,皮质醇水平降低,ACTH水平升高,雄激素水平升高(21-羟化酶缺乏型)。
基因检测:可以通过检测编码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相关酶的基因,如CYP21A2基因等,明确是否存在基因突变,从而确诊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并可进行基因分型,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遗传咨询。
影像学检查:对于新生儿期外生殖器两性畸形的患儿,可能需要进行超声等影像学检查,观察性腺等情况。
四、治疗
主要是终身激素替代治疗,补充皮质醇以抑制ACTH分泌,从而减少肾上腺皮质增生和雄激素过度产生。例如,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等进行替代治疗,需要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等调整激素剂量,以维持正常的皮质醇水平,抑制ACTH分泌,促进患儿正常生长发育。
五、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新生儿及婴儿期:由于新生儿和婴儿对激素变化非常敏感,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激素水平,根据监测结果精细调整激素剂量,以避免激素不足或过量对其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因为激素不足会影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如影响代谢、生长等;激素过量则可能导致医源性库欣综合征等不良反应。
儿童及青春期:此阶段患儿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需要定期监测身高、骨龄等指标,评估激素替代治疗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同时,要给予心理支持,因为外生殖器畸形等情况可能会对患儿的心理产生影响,家长和医护人员应关注患儿的心理状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有家族遗传病史的家庭:家族中有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者的家庭,在生育下一代时,应进行产前诊断,如在孕期通过绒毛活检或羊水穿刺等方法检测胎儿相关基因,评估胎儿是否患病,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