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临床表现
慢性肾衰竭会引发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及多系统受累等表现,具体包括钠、钾、钙磷代谢紊乱及酸碱失衡,消化系统最早最常见症状,心血管系统出现高血压等并发症,血液系统有贫血和出血倾向,呼吸系统有相关炎症表现,神经系统有早晚期不同症状,骨骼系统有肾性骨病,内分泌失调,皮肤有瘙痒等表现,且患者还易免疫力低下发生感染,不同人群表现有个体差异
一、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相关表现
1.钠代谢紊乱:慢性肾衰竭时肾脏对钠的调节功能失常,可出现低钠血症或高钠血症。低钠血症时患者可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出现精神症状如嗜睡、抽搐等;高钠血症相对较少见,可表现为口渴、烦躁等。不同年龄人群对钠代谢紊乱的耐受和表现有所不同,儿童可能因钠代谢紊乱出现生长发育受影响等情况,老年人群由于机体代偿能力下降,症状可能更为明显。
2.钾代谢紊乱:慢性肾衰竭患者易出现高钾血症,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血钾进一步升高可出现心悸、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导致心脏骤停。也可出现低钾血症,多见于长期应用排钾利尿剂等情况,表现为肌无力、腹胀、心律失常等。不同性别在钾代谢紊乱时的表现差异不大,但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的患者,高钾血症的危险性更高。
3.钙磷代谢紊乱:慢性肾衰竭时钙磷代谢失调,可出现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低钙血症可引起骨痛、手足抽搐等,长期低钙可导致骨骼畸形等;高磷血症可抑制维生素D的活性,加重钙的代谢紊乱,还可引起皮肤瘙痒等。儿童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可能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老年患者则可能因钙磷代谢异常加重骨质疏松等问题。酸碱平衡失调方面,慢性肾衰竭常出现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深大呼吸等,严重时可影响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功能。
二、各系统受累表现
1.消化系统:最早最常见的表现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病情加重可出现口腔有尿臭味、消化道出血等。儿童患者可能因消化系统症状影响进食,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影响生长发育;老年患者消化系统功能本身较弱,这些症状可能更为明显,且消化道出血等情况可能更危险。
2.心血管系统:可出现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等;还可出现尿毒症性心肌病、心包炎等。不同年龄人群心血管系统表现有所不同,儿童患者长期高血压可能影响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正常发育;老年患者本身心血管系统就存在一定退变,慢性肾衰竭导致的心血管并发症可能进一步加重其心血管负担,增加心力衰竭等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3.血液系统:常见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还可出现出血倾向,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儿童患者贫血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老年患者贫血会加重其全身各器官的缺血缺氧状况,影响生活质量。
4.呼吸系统:可出现尿毒症肺炎、胸膜炎等,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
5.神经系统:早期可有疲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晚期可出现意识障碍、抽搐、昏迷等。儿童患者神经系统受累可能影响其认知和运动功能的发育;老年患者神经系统功能减退,慢性肾衰竭导致的神经系统症状可能更易危及生命。
6.骨骼系统:肾性骨病较为常见,包括纤维囊性骨炎、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等,表现为骨痛、行走困难等。儿童患者骨骼系统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肾性骨病会严重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和形态;老年患者本身存在骨质疏松的风险,肾性骨病会进一步加重骨骼病变。
7.内分泌失调:可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性腺功能减退等表现。儿童患者内分泌失调可能影响生长激素分泌等,影响生长发育;老年患者内分泌功能本身减退,慢性肾衰竭导致的内分泌失调会进一步影响其整体健康状况。
8.皮肤表现:皮肤瘙痒较为常见,还可出现皮肤干燥、尿素霜沉积等。
三、其他表现
患者还可能出现免疫力低下,易发生感染等情况。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患者在慢性肾衰竭临床表现上可能存在个体差异,例如有基础感染病史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感染相关表现,长期吸烟的患者可能在呼吸系统受累方面表现更明显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