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为什么会出现贫血

来源:民福康

慢性肾衰竭贫血由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减少、红细胞寿命缩短、铁代谢障碍及其他因素等共同机制引发,儿童、老年、女性等不同人群有各自贫血特点及相关因素,非药物干预需注意营养支持且针对不同人群制定方案,药物干预促红细胞生成素使用要依不同人群具体情况合理应用,临床诊疗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个体化处理

一、慢性肾衰竭贫血的发生机制

1.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减少:肾脏是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主要部位,慢性肾衰竭时,受损的肾脏组织不能正常分泌足够的EPO。EPO的主要作用是刺激骨髓红系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以及网织红细胞的释放和成熟。当EPO生成减少时,骨髓红细胞的生成受到抑制,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从而引发贫血。例如,多项临床研究表明,慢性肾衰竭患者体内EPO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且EPO水平与贫血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2.红细胞寿命缩短:慢性肾衰竭患者体内存在多种毒素,如尿素、肌酐、甲基胍等,这些毒素会影响红细胞的膜结构和功能,导致红细胞脆性增加,容易破裂,寿命缩短。另外,慢性肾衰竭患者常伴有氧化应激状态,过多的氧自由基会损伤红细胞,加速其破坏。研究发现,慢性肾衰竭患者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而丙二醛等氧化应激指标升高,提示氧化应激参与了红细胞寿命缩短的过程。

3.铁代谢障碍:慢性肾衰竭患者存在铁利用障碍。一方面,患者常伴有胃肠道功能紊乱,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导致铁的摄入减少;另一方面,体内蓄积的毒素会抑制骨髓对铁的摄取和利用,即使铁的摄入量正常,也难以被有效利用来合成血红蛋白。此外,慢性肾衰竭患者常因反复抽血检查等导致铁丢失增加,进一步加重铁代谢障碍,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从而加重贫血。例如,相关研究显示,慢性肾衰竭贫血患者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常低于正常水平。

4.其他因素:慢性肾衰竭患者还可能存在炎症状态,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等会抑制EPO的生成,促进红细胞的破坏,参与贫血的发生。同时,慢性肾衰竭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蛋白质、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物质缺乏,也会影响红细胞的生成和功能,导致贫血。例如,蛋白质缺乏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原料,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会干扰DNA的合成,影响红细胞的成熟。

二、不同人群慢性肾衰竭贫血的特点及相关因素

1.儿童慢性肾衰竭贫血:儿童慢性肾衰竭时,除了上述成人慢性肾衰竭贫血的发生机制外,还受到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红细胞生成的需求更大,而慢性肾衰竭导致的EPO生成减少和其他贫血相关因素会更明显地影响儿童的贫血状况。例如,儿童慢性肾衰竭患者贫血往往出现较早且程度可能更严重,因为儿童的生长需要更多的红细胞来运输氧气以满足代谢需求。同时,儿童的营养状况对贫血的影响也更为突出,儿童正处于快速生长时期,若存在营养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会进一步加重贫血。而且儿童的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体内毒素的清除能力和代谢调节能力与成人不同,毒素对红细胞的影响可能具有其特殊性。

2.老年慢性肾衰竭贫血: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贫血具有自身特点。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骨髓造血功能减退的生理变化,慢性肾衰竭进一步加重了这种造血功能的障碍。此外,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这些基础疾病可能会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贫血的发生和发展。例如,心血管疾病可能导致组织缺氧,进一步刺激机体对贫血的代偿,但同时也可能因心脏功能受损而限制了机体对贫血的耐受能力。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也可能较差,且由于消化功能减退等原因,铁、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物质的摄入和吸收更易出现问题,从而加重贫血。

3.女性慢性肾衰竭贫血:女性慢性肾衰竭患者在贫血方面可能受到月经等生理因素的影响。女性每月的月经会导致铁的丢失,而慢性肾衰竭本身已经存在铁代谢障碍,月经丢失进一步加重了铁缺乏,从而加重贫血。此外,女性在妊娠、哺乳期等特殊生理时期,对红细胞生成的需求增加,若合并慢性肾衰竭,贫血会更易发生且更严重。同时,女性的激素水平变化也可能对贫血的发生和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但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三、慢性肾衰竭贫血的应对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非药物干预方面:对于慢性肾衰竭贫血患者,首先要注意营养支持。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铁、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物质。对于儿童患者,要确保其获得充足的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可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生长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保证均衡饮食,必要时可补充营养补充剂。对于老年患者,要关注其消化功能,选择易于消化吸收的营养食物,必要时可通过肠内营养制剂来补充营养。对于女性患者,在月经期间要特别注意铁的补充,可多食用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肉、动物肝脏等。

2.药物干预相关:促红细胞生成素是治疗慢性肾衰竭贫血的重要药物,但在使用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应用。对于儿童患者,要严格掌握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使用指征和剂量,因为儿童处于特殊的生长发育阶段,要避免药物对其生长发育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对于老年患者,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时要密切监测不良反应,因为老年患者的机体耐受性和代谢能力下降。同时,要注意药物与其他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对于女性患者,在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等药物时,要考虑其特殊生理时期对药物反应的影响,如妊娠、哺乳期女性使用相关药物需谨慎评估利弊。

总之,慢性肾衰竭出现贫血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人群由于自身的生理特点和基础状况不同,贫血的表现和应对措施也有所差异,在临床诊疗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个体化的处理。

了解疾病
贫血
贫血(anemia)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就有贫血。1972年WHO制订的诊断标准认为在海平面地区Hb低于下述水平诊断为贫血:6个月到<6岁儿童110g/L,6~14岁儿童120g/L,成年男性130g/L,成年女性120g/L,孕妇110g/L。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慢性肾衰竭是怎么分期的?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慢性肾衰竭根据肾功能受损程度,分为四期:一、肾功能代偿期:30%的肾脏不在工作中,病人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二、先代偿期:此时病人表现出乏力,食欲不振的现象,此期的血肌酐一般在186-442。三、肾功能衰竭期:血肌酐在451-707之间,90%的肾脏不在工作。各种病发症状都会表现出。四、尿毒症期:血压
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血液透析?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进入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每周三次。患者情绪低落。尿毒症器需要肾脏替代治疗。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尿毒症是双肾萎缩,没有药物可以逆转尿毒症。成功的肾移植后可以摆脱透析。
慢性肾衰竭可以治疗吗?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慢性肾衰竭可以治疗,但是不能够完全治愈。慢性肾衰竭是一种不可逆的疾病,这种疾病需要早诊断,早治疗。这种疾病可以选择保守治疗或者是透析治疗,治疗的原则是控制病情不要快速恶化,这种疾病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最终会恶化成尿毒症,因此慢性肾衰竭病人一定要积极的接受治疗。
肾前性肾衰竭的原因是什么?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肾前性肾衰主要是肾血流灌注不足引起的。肾前性肾衰的病因有以下几种:1、有效血容量不足,如大出血、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坏死性胰腺炎、过度利尿等导致体液丢失的情况。2、心排量严重不足,如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肺栓塞、肺动脉高压、肾动脉血栓形成或栓塞、严重的心律失常等。3、全身血管扩张,
孕妇贫血对胎儿会有什么影响?
李巍巍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孕妇贫血在孕期非常多见,甚至可以高达10%以上。孕妇贫血对妈妈的影响在孕期比较小,但是在产时影响比较大。如果贫血严重,会影响妈妈在产时对失血的耐受程度。贫血严重的,产时妈妈少量出血,就有可能导致休克等严重情况。孕期贫血对胎儿的影响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大。轻度贫血几乎对胎儿没有影响。重度贫血。如果时间较
急性肾衰竭可以治愈吗?
王永兴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部分急性肾衰竭的患者是可以治愈的,具体要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等决定。如果患者急性肾衰竭症状较轻,此时肾组织形态结构较为完整,若是患者是因腹泻、失血、肾结石梗阻等因素所引起,患者通过及时的补液、输血、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急性肾衰竭的症状会逐渐改善恢复。但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对肾脏的损伤较
女性肾衰竭有什么症状?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男性肾衰竭病人和女性衰竭病人,在临床症状上基本都相同。肾衰竭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只有尿量增多或者是浑身乏力的感觉,病情发展的中期和末期表现出胃口下降,以及高血压等。可同时伴随面部浮肿和双下肢浮肿。对于女性肾衰竭的病人,要做到尽早发现,尽早治疗,才能有效的阻止病情发展。
肾前性肾衰竭的原因是什么?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出现肾衰竭的时候,就是患者可能有不同的病因,通常来讲有肾前性的、肾性的、肾后性的。肾前性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病人有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等等,患者的容量不足,血压下降,导致肾脏灌注减少,所以这是一种原因。第二种就是和患者这种心脏功能有关系的,比如患者有心脏病的病史,发生了心衰,导致这种肾脏灌注的不足
肾衰竭透析后肾还能恢复吗?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肾衰竭透析以后,肾功能是有恢复的可能性。比如肾毒性药物或者泌尿系统梗阻导致的急性肾衰竭,如果能及时的去除诱因,同时针对并发症积极的治疗,大多数患者的肾功能可以得到恢复,血肌酐、尿素氮可以降低到正常的范围之内,患者不需要依赖长期维持透析治疗,也不需要长期使用药物治疗,患者可以摆脱透析。当然,如果是慢性
肾衰竭有哪些症状?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病人有可能患有肝功能不全以及肾功能障碍等的症状。病人临床医学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以及肝脾肿大等表现,病人还有可能表现出少尿,腹水等表现。治疗肾衰竭的话,病人首要治疗自身的肝脏疾病,病人在此时可以注射适量的干扰素进行治疗。肾衰竭终末期的病人可采取血液透析以及肝移植等办法进行治疗。
慢性肾衰竭的诱发因素
刘秀萍 主任医师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慢性肾衰竭的病因主要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疾病,比方慢性间质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尿酸性肾病、梗阻性肾病等;肾血管的疾病,比方肾动脉阻塞或者是狭窄;遗传性肾病,比方多囊肾、遗传性肾炎等多种因素所导致。慢性肾衰竭进展缓慢,呈渐近性发展,但在某些诱因刺激下,比方高血压、高血糖、低蛋白血症、贫血
慢性肾衰竭有哪些临床表现
刘秀萍 主任医师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慢性肾衰竭患者在初期可无任何的症状或仅出现乏力、腰酸、夜尿增多、食欲减退等轻度不适,临床表现主要为代谢紊乱表现和全身多系统的病变,具体如下:第一、代谢紊乱表现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乏力、呼吸伸长、皮肤皮下水肿、抽搐等。第二、消化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缺乏、恶心、呕吐、口腔有尿味等。第三、心血管系统症状,当患者发生急性左心衰竭时可出现
慢性肾衰竭好发于哪些人群
刘秀萍 主任医师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慢性肾衰竭好发于老年人、长期的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有肾脏病家族史的个体,比如多囊肾等,所以重视这种疾病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控制原发病不让其发展或者延缓发展是医务工作者要做的,同时也希望患者能够听从医嘱,定期检查、定期化验,慢性肾衰竭在中国来讲,就是糖尿病肾病已经是引起慢性肾衰竭的重要疾病。所
慢性肾衰竭5期危险吗
徐晓霞 副主任医师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慢性肾衰竭五期即代表了慢性肾衰竭已经进入到尿毒症期,比较危险,慢性肾衰竭是指各个脏器疾病导致肾功能不可逆衰退,直到一系列临床症状,电解质紊乱等临床综合症。慢性尿毒症是指慢性肾衰终末期,此时血肌酐明显增高,会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从而出现明显呼吸深长、皮下水肿、胸腔积液、血压高、酸中毒、高钾血症等一系列表现,慢性肾衰竭五期需要
正常人怎样预防肾衰竭
徐晓霞 副主任医师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正常人可以通过饮食调理、生活调理积极治疗原发病和预防肾衰竭,具体有以下方法:一、饮食调理,不要吸烟酗酒、暴饮暴食、不要滥用药物造成肾脏损害;饮食方面要注意清淡,把握低盐低脂优质蛋白原则,少吃油腻油炸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摄入牛肉、蛋类等优质蛋白质。二、生活方式调理,注意不要熬夜和过度疲劳,调理情绪。三、调理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内科疾
早期慢性肾衰竭能治愈吗
许鹏 副主任医师
宜春市人民医院 三甲
早期慢性肾衰竭是不能彻底治愈的。要积极地进行治疗,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优质高蛋白饮食,控制液体的入量,低钠低脂饮食。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保护肾脏的药物。如果肌酐异常升高,要及时的进行血液透析、血液滤过等治疗。如果是肾结石导致的,要积极的进行手术取石术。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