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炎临床症状
心包炎有症状和体征两方面表现。症状包括胸痛(常见,尖锐性,随呼吸等加重,有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关联)、呼吸困难(与心包积液致心包填塞影响心脏舒张有关,有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关联)、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等,不同类型心包炎表现不同,有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关联)。体征包括心包摩擦音(纤维蛋白性心包炎典型体征,有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关联)、心包积液体征(大量积液时心脏及周围血管有相应体征,有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关联)
一、症状表现
(一)胸痛
1.特点:是心包炎最常见的症状,多为尖锐性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随呼吸、咳嗽或吞咽而加重。疼痛部位不一,可位于心前区、胸骨后等,部分患者疼痛可放射至颈部、左肩、左臂等部位。例如,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患者常突发剧烈胸痛,疼痛程度较为严重。从病理生理角度看,是由于炎症刺激心包脏层和壁层的神经末梢所致。
2.年龄差异:不同年龄人群胸痛表现可能无显著特异性差异,但儿童患者表述可能相对不精确,需要结合其他表现综合判断。对于老年患者,需注意与冠心病等疾病引起的胸痛相鉴别,因为老年人心包炎合并冠心病的情况并不少见。
3.生活方式影响: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可能诱发或加重胸痛症状,而休息时症状可能相对缓解。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患心包炎时胸痛等症状可能更易出现且不易缓解。
4.病史关联: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的患者,发生心包炎时胸痛可能与原发病活动相关;有感染病史(如病毒感染等)的患者,胸痛作为心包炎的表现之一,可能在感染相关症状基础上出现。
(二)呼吸困难
1.表现形式:是心包炎常见症状之一,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气短、呼吸急促。其发生机制主要与心包积液导致心包填塞,影响心脏舒张功能,进而引起肺淤血有关。少量心包积液时呼吸困难可能不明显,中到大量心包积液时呼吸困难较为显著,患者可能被迫采取坐位或前倾位以缓解症状。
2.年龄因素:儿童患者若出现心包炎导致的呼吸困难,可能会表现出呼吸频率加快、鼻翼扇动等表现,需密切观察其呼吸情况。老年患者由于心肺功能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程度减退,心包炎引起的呼吸困难可能会对其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且更易发生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
3.生活方式影响:长期卧床等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可能会使呼吸困难症状相对更明显,而适当运动锻炼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呼吸困难,但心包炎急性期应避免过度运动。
4.病史关联:有心力衰竭病史的患者,发生心包炎时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加重的情况;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的患者,心包炎导致的呼吸困难可能与原发病症状相互混淆,需仔细鉴别。
(三)全身症状
1.发热:部分心包炎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感染性心包炎如结核性心包炎、化脓性心包炎等常伴有发热,可为低热或高热;非感染性心包炎如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心肌梗死后心包炎等也可能出现发热,一般为低热。发热机制与炎症反应有关,机体的免疫系统被激活,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而出现发热。
2.乏力:患者常感到全身疲倦、无力,活动耐力下降。这是由于炎症反应消耗机体能量,以及心脏功能受影响导致全身供血不足等多种因素综合引起。
3.其他:如结核性心包炎患者还可能伴有盗汗、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化脓性心包炎患者除发热外,可能有寒战等表现。
年龄方面,儿童患者发热时需警惕感染性心包炎的可能,且儿童对发热的耐受程度与成人不同,更易出现精神萎靡等情况;老年患者全身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乏力等表现可能被误认为是衰老的正常表现而被忽视。
生活方式上,长期劳累、营养不良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全身症状的程度,使患者恢复时间延长。
病史方面,有免疫缺陷病史的患者发生心包炎时全身症状可能更重且不易控制;有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出现心包炎,全身症状可能与肿瘤进展等因素相关联。
二、体征表现
(一)心包摩擦音
1.特点:是纤维蛋白性心包炎的典型体征,呈抓刮样粗糙音,多位于心前区,以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最为明显,坐位前倾时更易听到。心包摩擦音的产生是由于炎症导致心包脏层和壁层粗糙,心脏搏动时两层心包摩擦引起。
2.年龄差异:儿童患者听到心包摩擦音时需高度重视,因为儿童心包炎相对较少见,而一旦出现提示病情可能较为严重;老年患者由于可能合并其他心肺疾病,心包摩擦音的听诊可能会受到干扰,但仍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3.生活方式影响:剧烈运动后可能会影响心包摩擦音的听诊效果,因为运动可能改变心脏位置和摩擦情况,所以建议在患者安静状态下听诊心包摩擦音。
4.病史关联:有风湿性疾病病史的患者出现心包摩擦音,可能提示风湿活动累及心包;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出现心包摩擦音,多考虑为心肌梗死后心包炎。
(二)心包积液体征
1.心脏体征:大量心包积液时,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心音低而遥远。这是因为心包积液积聚,限制了心脏的正常搏动和心音传导。
2.周围血管体征:可出现奇脉,即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呼气时又恢复原状。其发生机制是大量心包积液导致心脏舒张受限,吸气时右心回流受限,右心排入肺循环血量减少,左心排血量也随之减少,从而脉搏减弱。还可能出现颈静脉怒张、肝大、下肢水肿等体循环淤血表现。
3.年龄因素:儿童大量心包积液时,可能会出现烦躁不安、呼吸急促等表现,且由于儿童胸廓相对柔软,心浊音界扩大等体征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老年患者出现心包积液时,更容易合并心功能不全,周围血管体征等可能与心功能不全的表现相互交织。
4.生活方式影响:长期高盐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加重心包积液导致的水肿等体征,而低盐饮食有助于减轻水肿症状。
5.病史关联:有肾病综合征病史的患者出现心包积液,可能与低蛋白血症导致的体液潴留有关;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病史的患者出现心包积液,与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代谢减慢等因素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