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来源:民福康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屈氏韧带以上消化道病变致急性出血的临床急症,常见病因有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上消化道肿瘤等,表现为呕血黑便、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发热等,诊断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内镜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包括一般急救、补充血容量、药物、内镜或手术止血,预后与多因素有关,可通过积极治基础病、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定期体检预防。

一、定义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胆道病变引起的急性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也属于此范畴,是临床常见的急症。

二、常见病因

1.消化性溃疡:是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其中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较为常见。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因素,此外,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会破坏胃黏膜屏障,增加溃疡发生风险进而引发出血。不同年龄人群中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情况有所不同,比如老年人可能因胃肠功能减退、多种基础疾病及药物使用等因素,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而年轻人若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等)且感染幽门螺杆菌,也易患消化性溃疡并出血。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多由肝硬化引起,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进而使食管胃底静脉回流受阻而曲张,当曲张静脉破裂时会引起大量出血,病情凶险。在有肝硬化病史的人群中,尤其是长期饮酒导致肝硬化的患者,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风险显著增加。

3.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常因应激因素引起,如严重创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颅内病变等,也可因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大量饮酒等导致。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发病风险不同,长期大量饮酒者胃黏膜受酒精刺激,容易发生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进而出血;处于应激状态的人群,如遭受重大创伤的患者,也易出现该情况。

4.上消化道肿瘤:如食管癌、胃癌等,肿瘤生长过程中会侵蚀血管导致出血。中老年人是上消化道肿瘤的高发人群,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免疫力下降,细胞容易发生突变,加之可能存在的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吸烟、饮酒、高盐饮食等),使得患上消化道肿瘤并出血的几率增加。

5.其他病因:如胆道出血、胰腺疾病累及十二指肠等,相对较少见。

三、临床表现

1.呕血与黑便:是主要表现,呕血多呈咖啡色(为血红蛋白经胃酸作用形成酸化正铁血红蛋白),如出血量大且速度快,可呕鲜血或伴有血块;黑便呈柏油样,是因为血红蛋白中铁与肠道内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铁。不同年龄、病情的患者表现有所差异,儿童患者因机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弱,出血后可能更快出现休克等严重表现;老年人可能因基础疾病多,出血时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

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出血量较少时,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出血量较大时,可出现头晕、心慌、乏力、出汗、口渴、晕厥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尿量减少等。不同性别患者在出血导致休克时的表现差异不大,但女性若处于特殊生理时期(如孕期),出血后对机体的影响需要更谨慎评估和处理。

3.发热:多数患者在出血后24小时内出现低热,一般不超过38.5℃,持续3-5天自行降至正常。发热的机制可能与出血后血液循环不良,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等有关。

四、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有无消化系统疾病、近期用药情况、有无应激因素等;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有无贫血貌、腹部体征等。不同年龄人群的病史采集重点有所不同,儿童患者需询问出生史、喂养史等,老年人要重点了解基础疾病情况。

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了解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等,判断贫血程度;大便隐血试验可检测粪便中是否有微量血液;血生化检查可了解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情况,对于判断患者的全身状况和病因有帮助。

3.内镜检查:是诊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方法,可直接观察出血部位、明确病变性质,还可在必要时进行止血治疗。一般在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内镜检查,诊断阳性率较高。

4.影像学检查:如腹部CT等,对于诊断胆道出血、胰腺疾病累及十二指肠等有一定帮助,但一般不作为首选。

五、治疗原则

1.一般急救措施: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呕血时引起窒息,必要时吸氧。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尿量等。

2.补充血容量:根据患者的失血情况及时补充液体和血液制品,纠正休克。对于不同年龄、基础状况的患者,补液量和补液速度需谨慎调整,例如儿童患者补液要严格按照体重计算,避免补液过多过快导致心肺功能负担加重;老年人则要考虑心肾功能情况,缓慢补液。

3.止血措施

药物止血:常用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可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值,促进血小板聚集和止血)等,但不涉及具体药物使用剂量等指导。

内镜下止血:如对于消化性溃疡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等,可在内镜下进行套扎、注射硬化剂、电凝止血等操作。

手术治疗:对于经保守治疗无效、出血量大且病情危急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六、预后及预防

1.预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预后与病因、出血量、治疗是否及时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消化性溃疡等病因引起的出血经过积极治疗预后较好;而肝硬化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病情凶险,预后相对较差。不同年龄患者预后也有差异,儿童患者若能及时诊断和治疗,预后相对较好;老年人由于基础疾病多,预后相对较差。

2.预防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对于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规范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合理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对于肝硬化患者,积极治疗肝硬化,预防门静脉高压的发生和发展。

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都应遵循这些生活方式,例如年轻人要避免因工作等原因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女性要注意在特殊生理时期的身体调养等。

定期体检:中老年人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消化系统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并及时治疗。

了解疾病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因静脉内压力增大导致食管胃底静脉静脉出现扩张、屈曲等变化。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上消化道出血出现黑便的原因?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上消化道出血大多数可以造成黑便的情况,之因此大便颜色变黑,主要是因为消化道出血中血液中的三价铁离子的血红蛋白,变成了二价铁离子的亚铁,而且亚铁颜色多为黑色的情况,因此大便的颜色都是黑色的。最主要还是因为出血的量比较多,同时在肠道停留时间比较长的缘故。
上消化道出血会死亡吗?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上消化道出血若是特别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死亡的情况,具体和个人的病症和治疗情况都是有一定的关系,平时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注意好自己的身体情况,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医治,适当的是可以服用一些技术类或者是抗生素类的药物进行联合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大便颜色可呈?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大便一般呈黑色柏油样,这是由于血液在肠道中滞留,因此使得血液中的铁形成了硫化亚铁,造成大便颜色发黑。如果病人出血量比较多的话,还可能会表现出鲜红血;如果出血量多的话,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上消化道出血颜色?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上消化道出血颜色为黑色,也叫柏油样色,可见黑色大便。有的病人也会因为口腔牙龈出血造成黑便,病人应去医院检查一下消化道,明确病因,便于之后的治疗。若病人查出是由于消化性溃疡造成,就要针对这种病因进行治疗。病人可用降低胃酸的药物,包括制酸药和抗分泌药。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卡马西平安妥明等药物。病人同时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措施?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1、禁水、禁食,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呼吸、体温、心率变化等情况。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会发生黑便、呕血等情况,密切关注呕吐物量多少、呕吐物颜色情况、大便量多少、大便颜色情况。2、观察病人其他伴有症状,烧心、胃胀、反酸、胃疼等情况。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是什么啊?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措施有观察出血量、记24小时入出量、监测生命体征,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和脉搏,观察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精神状态和大便颜色。饮食方面上消化道出血大出血病人禁食,出血量少且没有明显呕吐病人可以进食少量流质饮食,禁辛辣、坚硬食物,同时要注意安抚病人情绪。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有什么症状?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若出血量较少,则患者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仅表现为心悸、黑便、乏力等,若出血量较大,则患者会出现呕血、便血的现象,严重时还会出现失血性休克、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等现象。此外,肝硬化患者还会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不适症状。病情持续进展后还会并发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严重
上消化道出血能自愈吗?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上消化道出血自愈的概率相对较小。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1。食道疾病。2。胃十二指肠疾病。三。肝胆疾病。四。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系统和结缔组织系统。当饮用后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造成少量胃出血,可表现为潜血阳性,无黑便或明显血便时,可经过禁酒注意饮食自愈。但是,如果表现出明显的黑便和呕血,需要禁食,胃酸止
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造成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种类繁多,现阶段归纳为5点。第1点,消化性溃疡造成出血,多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第2点,胃癌破裂出血,造成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第3点,肝硬化门脉高压失代偿期,造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第4点,胆道损伤,胆道结石和肿瘤,可以造成胆道出血进入肠道,造成上消化道出血。第5点,长时
什么是上消化道出血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上消化道出血通常是指十二指肠溃疡和胃部产生的出血。临床上大部分会表现出有黑色的大便,同时还会表现出有上腹部疼痛的症状。要经过做胃镜检查来进行确诊,可以直观的观察到出血的部位,同时也可以经过胃镜来进行止血。平时要注意饮食要规律,防止对胃产生刺激作用。
上消化道出血如何治疗
李功科 副主任医师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原则:一、控制出血。二、积极治疗原发病。三、积极输血或者手术治疗。一、控制出血。对于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首先应控制出血,包括制酸剂、胃粘膜保护剂以及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二、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应该优先明确出血病因,尽可能早期完善胃镜检查,积极治疗原发病。三、积极输血或者手术治疗。对于出血量大或者
上消化道出血常见于哪些疾病
周莹群 主任医师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三甲
上消化道出血属于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在上消化道出血里面,最常见有以下因素:一、消化性溃疡的出血,比如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比较多见。二、肝硬化合并有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三、病人可能会伴随急性胃粘膜病变,比如在应激性情况下或急性胃粘膜病变出血。四、胃癌病人可能会伴有消化道出血。以上是临床非常常见四大病因,除此以外,在临床上还会碰到一些病
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什么
陈磊 副主任医师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三甲
上消化道出血,即胃和十二指肠、食管部位出血,具体有以下几项原因:第一、患有消化性溃疡,包括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引起出血。第二、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也可导致出血。第三、胃黏膜急性病变,比如急性出血性胃炎,也可能是消化道恶性肿瘤,比如胃癌或剧烈呕吐,引起贲门黏膜撕裂。
上消化道出血能自愈吗
姚轶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上消化道出血,能否自己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如果出血量比较少,出血原因比较单一,同时患者注意饮食,出血可以自己痊愈,比如急性糜烂性出血性的胃炎,出血量比较小的情况下,只要清淡饮食、流质饮食,患者不经药物治疗也能够自己痊愈。如果是由消化道溃疡伴出血,或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伴出血所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不经过药物治疗,很难自己好转,此
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朱季军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较多,最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四种:第一、可能是消化性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第二、可能是急性胃粘膜病变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第三、可能是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第四、有可能是恶性肿瘤,如胃癌等。还有食管炎贲门粘膜撕裂等也会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
上消化道出血量的判断标准
张桐茂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上消化道出血量的判断标准,主要以临床检查为主,但是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做出初步判断,如果患者只是出现便潜血阳性的结果,一般考虑出血量比较少,在五到十毫升左右。如果患者出现了明显的柏油样便,考虑出血量在五十毫升左右,如果患者出现了明显的呕血及便血的表现,出血量有可能会达到一百毫升以上。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