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所谓的严重低血糖
严重低血糖指血糖显著降低且伴危及生命或严重影响机体功能表现,血糖常低于2.8mmol/L,有神经系统(意识障碍、神经功能缺损)和心血管系统(心率加快、血压变化)等表现,由降糖药物使用不当、饮食、运动等因素导致,紧急处理需立即补葡萄糖、监测生命体征、纠正诱因,儿童、老年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严重低血糖的定义
严重低血糖是指血糖水平显著降低并伴有一系列危及生命或严重影响机体功能的临床表现的状态。一般来说,当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时,就可能引发严重低血糖相关表现,但具体判断还需结合个体的临床症状等综合评估。
二、严重低血糖的临床表现
1.神经系统相关表现
意识障碍:患者可能出现嗜睡、意识模糊,严重时可陷入昏迷状态。这是因为低血糖影响了大脑的正常功能,大脑细胞能量供应依赖葡萄糖,血糖过低会导致神经细胞功能异常,进而影响意识水平。对于儿童而言,严重低血糖可能导致惊厥等表现,这是由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血糖波动的耐受性更差,低血糖更容易引起神经系统的强烈反应。
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可能出现肢体无力、抽搐、视力模糊、言语不清等症状。例如,患者可能无法正常行走,手持物品掉落,这是因为低血糖影响了神经传导和肌肉的正常功能,导致运动和感觉功能异常。
2.心血管系统相关表现
心率加快:机体为了应对低血糖状态,会通过交感神经兴奋来增加心率,试图提高血液循环效率,为组织器官输送更多的血液和葡萄糖。但长期或严重的低血糖导致的心率异常可能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进一步损害。对于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冠心病患者,严重低血糖引起的心率加快可能会诱发心绞痛等心血管事件,因为此时心脏的氧供需平衡可能被打破。
血压变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血压下降的情况。严重低血糖时,血管舒缩功能受到影响,导致外周血管阻力降低,从而引起血压降低。这对于老年人等本身血管调节功能较差的人群来说,可能会增加脑供血不足等风险,因为血压下降会进一步减少脑部的血液灌注。
三、导致严重低血糖的常见原因
1.降糖药物使用不当
胰岛素过量:1型糖尿病患者如果胰岛素注射剂量过大,或者2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过程中未根据血糖监测情况及时调整剂量,都可能导致血糖过低。例如,一些患者可能错误地自行增加胰岛素注射剂量,或者在运动后未相应减少胰岛素用量,从而引发严重低血糖。对于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其血糖波动较大,且对胰岛素剂量的调整需要更精细的管理,如果家长或医护人员在胰岛素剂量调整上出现失误,就容易导致严重低血糖发生。
口服降糖药使用不合理:某些口服降糖药如磺脲类药物,其作用机制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如果药物剂量过大或者患者进食减少而未相应调整药物剂量,也会导致低血糖。比如一些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对口服降糖药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如果仍按照常规剂量服用磺脲类药物,就容易在体内蓄积,引发严重低血糖。
2.饮食因素
进食过少:糖尿病患者如果进食量突然减少,而降糖药物剂量未及时调整,就可能出现血糖过低的情况。例如,患者因生病食欲下降,进食量较平时减少很多,但降糖药剂量未变,此时就容易发生严重低血糖。对于节食减肥的人群,如果同时服用降糖药物,也可能因进食过少导致严重低血糖,尤其是本身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应注意饮食与药物的平衡。
饮酒:酒精会抑制肝脏的糖异生过程,影响血糖的生成。糖尿病患者饮酒后如果未及时补充碳水化合物,容易出现严重低血糖。而且饮酒还会掩盖低血糖的一些早期症状,如心悸等,使患者不易察觉,从而延误救治。对于长期饮酒的人群,即使没有糖尿病,大量饮酒也可能导致低血糖,因为酒精对肝脏功能有影响,进而影响血糖的稳定。
3.运动因素
运动量过大:糖尿病患者在运动量过大时,身体消耗的葡萄糖增多,如果未及时减少降糖药物剂量或补充碳水化合物,就容易发生严重低血糖。例如,糖尿病患者进行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如马拉松比赛等,运动过程中葡萄糖消耗显著增加,而体内血糖补充不足,就可能出现严重低血糖的情况。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在参加体育活动时,如果运动量超出其身体承受范围且未做好血糖监测和相应的饮食、药物调整,也容易发生严重低血糖,影响身体健康和正常的生长发育。
四、严重低血糖的紧急处理原则
1.立即补充葡萄糖
口服葡萄糖:如果患者意识清楚,可以口服15-20g葡萄糖(相当于150-200ml含糖饮料),一般在15分钟左右复测血糖,观察血糖上升情况。对于儿童患者,应根据年龄和体重适当调整葡萄糖的摄入量,确保既能够有效纠正低血糖,又避免过量摄入糖分。
静脉注射葡萄糖:如果患者意识障碍不能口服,应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20-40ml,然后根据血糖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继续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以维持血糖水平稳定。对于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静脉注射葡萄糖时要注意速度不宜过快,避免加重心脏负担等不良反应。
2.监测生命体征
在处理严重低血糖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如果出现心率失常、血压持续下降等情况,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例如,对于出现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具体药物选择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专业医护人员决定,且要避免使用可能进一步影响血糖的药物。
3.寻找并纠正诱因
在患者血糖纠正后,要积极寻找导致严重低血糖的诱因并进行纠正。如果是降糖药物使用不当引起的,要调整降糖药物的剂量;如果是饮食或运动因素导致的,要教育患者合理安排饮食和运动,使饮食、运动与药物治疗达到平衡。对于儿童患者,要加强家长的健康教育,让家长了解儿童糖尿病患者在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方面的特殊注意事项,避免再次发生严重低血糖。
五、特殊人群严重低血糖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
特点:儿童严重低血糖时惊厥等神经系统表现更为常见,且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严重低血糖可能影响大脑的正常发育。例如,长期反复发生严重低血糖的儿童可能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等问题。
注意事项: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血糖情况,尤其是在参加体育活动、生病食欲改变等情况下。要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时严格按照医嘱调整降糖药物剂量。在儿童发生严重低血糖时,要尽快采取有效的葡萄糖补充措施,并及时送医进一步处理,以最大程度减少对儿童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
2.老年人
特点:老年人严重低血糖时意识障碍发生风险较高,且由于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等,严重低血糖可能诱发或加重这些基础疾病。例如,严重低血糖引起的心率失常可能会使原本就有冠心病的老年人病情恶化。
注意事项:老年人要定期监测血糖,尤其是在调整降糖药物剂量、饮食改变或出现身体不适时。在使用降糖药物时要更加谨慎,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并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家人要了解严重低血糖的急救知识,在老年人发生严重低血糖时能够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如立即补充葡萄糖等,并尽快送老年人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同时要注意在送医过程中避免摔倒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3.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特点:妊娠期严重低血糖可能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因为胎儿的营养供应依赖母体血糖。例如,母体严重低血糖可能导致胎儿缺氧等问题。
注意事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要严格监测血糖,合理控制饮食,根据血糖情况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降糖药物(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家人要给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帮助其监测血糖和调整生活方式。当发生严重低血糖时,要立即采取有效的葡萄糖补充措施,并且要及时就医,以便医生评估对胎儿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母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