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肝内胆管结石是否可以排出,需要分情况判断。
如果结石直径小于0.6厘米,且胆管没有明显狭窄,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及适当运动,部分结石有可能自行排出。有研究表明,在符合上述条件的患者中,约10%-20%的患者结石可排出。药物方面,如一些利胆药物可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对结石的冲刷作用,利于结石排出。当肝内胆管较为通畅,没有因炎症、瘢痕等导致胆管狭窄、扭曲时,结石排出的可能性相对较大。比如一些早期发现,且没有反复胆管炎发作病史的患者,其胆管条件相对较好,结石排出概率有所提升。结石直径大于1厘米时,自行排出基本不可能。因为较大结石难以通过肝内胆管的各级分支及胆总管末端的Oddi括约肌,强行排石可能导致胆管梗阻、胆管炎、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
对于靠近胆总管的肝内胆管结石,可通过ERCP经十二指肠乳头进入胆管,利用取石网篮等工具取出结石,该方法创伤较小,但对结石大小和位置有一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