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母乳乳糖不耐受,能吃有乳糖的奶粉吗
乳糖不耐受是因乳糖酶分泌不足致母乳或普通奶粉中乳糖不能完全消化分解引发非感染性腹泻,吃母乳乳糖不耐受时部分情况可在医生评估后尝试含乳糖奶粉,需关注个体差异、食用后观察及特殊人群提示,症状严重影响生长发育等才考虑换符合要求的含乳糖奶粉并正确冲调。
一、乳糖不耐受的定义及成因
乳糖不耐受是由于乳糖酶分泌不足,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普通奶粉中的乳糖所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又称乳糖酶缺乏症。人体缺乏乳糖酶时,乳糖不能在小肠内被分解吸收而直接进入大肠,被肠道细菌分解为乳酸、氢气等,刺激肠道,导致腹泻等症状。母乳乳糖不耐受可能是因为婴儿自身乳糖酶活性较低或暂时不足等原因导致。
二、吃母乳乳糖不耐受时能否吃有乳糖的奶粉及相关情况
(一)部分情况可考虑尝试含乳糖奶粉
对于吃母乳出现乳糖不耐受的婴儿,如果症状不是特别严重,可在医生评估后尝试含有乳糖的奶粉。一些研究表明,部分乳糖不耐受婴儿在短时间内尝试低乳糖或正常乳糖含量的奶粉,可能通过逐渐适应,使肠道乳糖酶活性有所恢复。例如,有研究观察到,约一定比例(需参考具体研究数据)的婴儿在更换为含乳糖奶粉后,腹泻等乳糖不耐受症状有所改善,但具体效果因个体差异而异。
(二)需关注的要点
1.个体差异:不同婴儿对乳糖的耐受程度不同。有的婴儿可能在食用含乳糖奶粉后很快出现明显的腹泻、腹胀等乳糖不耐受症状加重情况,而有的婴儿可能能短暂适应。这与婴儿自身乳糖酶的活性、肠道菌群等多种因素有关。比如,一些早产儿可能本身肠道发育相对不完善,乳糖酶活性更低,食用含乳糖奶粉后出现不耐受的风险更高。
2.食用后的观察:在给吃母乳乳糖不耐受的婴儿尝试含乳糖奶粉时,需要密切观察婴儿的症状变化,包括大便情况(如大便次数、性状等)、有无腹胀、哭闹等表现。如果食用后症状明显加重,应及时停止并咨询医生调整喂养方案。对于有特殊病史的婴儿,如本身有先天性肠道疾病等情况,更要谨慎尝试含乳糖奶粉,需在医生的全面评估下进行。
3.特殊人群提示:对于婴儿来说,母乳是最好的营养来源,但当母乳乳糖不耐受影响婴儿生长发育或导致严重不适时才考虑更换奶粉。在选择含乳糖奶粉时,要选择质量可靠、符合婴儿营养需求的产品。同时,要注意按照奶粉的正确冲调方法进行冲调,避免因冲调不当影响婴儿对乳糖的消化吸收。对于较大月龄但吃母乳出现乳糖不耐受的儿童,也可参考上述原则,但需结合儿童的整体健康状况、生长发育指标等综合判断是否适合尝试含乳糖奶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