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乳糖不耐受怎么检查
介绍了四种用于诊断乳糖不耐受的方法,包括氢化物试验(通过检测呼出气体中氢气浓度判断,相对无创)、乳糖耐量试验(检测口服乳糖前后血糖变化辅助诊断)、粪便酸度和还原糖测定(检测粪便相关指标提供辅助依据)、小肠黏膜活检(是诊断金标准但为有创检查,病情需要时考虑)。
一、氢化物试验
1.原理:乳糖不耐受是由于患儿体内缺乏乳糖酶,导致摄入的乳糖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在肠道被细菌分解发酵产生氢气等气体,通过检测呼出气体中氢气的含量来判断是否存在乳糖不耐受。
2.方法:让婴儿口服一定量的乳糖溶液,然后收集呼出气体检测氢气浓度变化。如果口服乳糖后氢气浓度升高,提示乳糖不耐受。
3.意义:该检查相对无创,能较好反映肠道对乳糖的消化吸收情况,对于婴儿乳糖不耐受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尤其适用于各年龄段婴儿,不受婴儿年龄大小等因素过多限制,但需要专业设备进行检测。
二、乳糖耐量试验
1.原理:通过检测婴儿口服一定量乳糖前后血糖的变化来判断乳糖是否被正常消化吸收。正常情况下,乳糖被消化吸收后血糖会升高,而乳糖不耐受时血糖升高不明显或无升高。
2.方法:先测定婴儿空腹血糖,然后让婴儿口服乳糖(按每千克体重1-2g计算),在口服后30、60、120分钟分别测定血糖。
3.意义:可以辅助诊断乳糖不耐受,但需要注意婴儿在检查前需空腹,且口服乳糖后要准确按时采血检测血糖,不同年龄婴儿口服乳糖的剂量可能因体重等因素有一定调整,不过总体能较直观反映乳糖消化吸收相关情况。
三、粪便酸度和还原糖测定
1.原理:乳糖不耐受时未消化的乳糖在肠道被细菌分解发酵,可使粪便酸度增加,同时产生还原糖。通过测定粪便的酸度和还原糖含量来判断。
2.方法:收集婴儿粪便样本,检测其中的酸度以及还原糖含量。如果粪便酸度升高且还原糖呈阳性,提示可能存在乳糖不耐受。
3.意义:该检查方便获取样本,但需要注意粪便样本的收集要及时、规范,不同月龄婴儿粪便的正常酸度和还原糖情况有差异,一般来说,对于怀疑乳糖不耐受的婴儿可以通过此检查提供辅助诊断依据,但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四、小肠黏膜活检
1.原理:通过取小肠黏膜组织进行检查,观察黏膜细胞中乳糖酶的含量和活性,从而明确是否存在乳糖酶缺乏导致的乳糖不耐受。
2.方法:需要通过内镜等操作获取小肠黏膜组织,属于有创检查。
3.意义:是诊断乳糖不耐受的金标准,但由于是有创检查,会给婴儿带来一定痛苦和风险,一般在其他检查不能明确诊断且病情需要时才会考虑使用,尤其对于年龄较小、病情复杂的婴儿要谨慎评估其风险收益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