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乳糖不耐受是什么意思
婴儿乳糖不耐受是因体内缺乏或活性降低乳糖酶致无法完全消化母乳或牛乳中乳糖,有先天性和继发性两种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有消化道及其他症状,诊断方法包括氢呼气试验等,处理上母乳喂养婴儿可补乳糖酶制剂,配方奶喂养婴儿可换无/低乳糖配方奶,还需对婴儿及母乳喂养的母亲有相应注意事项,需综合判断处理以保障婴儿健康成长
一、定义
婴儿乳糖不耐受是指婴儿体内缺乏乳糖酶,或乳糖酶活性降低,导致其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进而引起一系列消化道及其他系统症状的一种情况。乳糖是母乳和牛乳中主要的碳水化合物,需要乳糖酶将其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才能被肠道吸收利用。
二、发病机制
1.先天性乳糖不耐受:是由于婴儿体内编码乳糖酶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先天性乳糖酶缺乏,这种情况较为罕见。
2.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多因婴儿肠道受到感染(如轮状病毒感染等)、炎症等损伤,使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受损,导致乳糖酶分泌减少或活性降低而引发。
三、临床表现
1.消化道症状
腹泻:大便多为黄色或青绿色稀糊便,或呈蛋花汤样,每日数次至十余次不等,粪便中常含有泡沫。这是因为未被消化的乳糖在肠道内被肠道细菌发酵,产生气体和酸性物质,刺激肠道蠕动加快,引起腹泻。
腹胀:肠道内气体积聚可导致婴儿腹部胀满,婴儿可能会出现哭闹不安等表现。
腹痛:婴儿可能会出现阵发性的哭闹,尤其是在进食后,这与肠道痉挛等有关。
2.其他表现:严重的乳糖不耐受可能会影响婴儿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婴儿体重增长缓慢等情况。
四、诊断方法
1.氢呼气试验:让婴儿口服一定量的乳糖,然后检测呼气中氢气的含量。如果乳糖在肠道内被细菌发酵产生氢气,呼气中氢气含量升高,则提示乳糖不耐受。这种方法相对无创,适用于较大婴儿。
2.粪便酸度检测:乳糖不耐受时,未消化的乳糖在肠道发酵使粪便酸度增加,通过检测粪便酸碱度可辅助判断,但准确性相对有限。
3.乳糖耐量试验:口服一定量的乳糖后,检测血糖变化。正常情况下,乳糖被消化吸收后血糖会升高,而乳糖不耐受婴儿血糖升高不明显,但该试验有一定创伤性,现已较少使用。
五、处理与注意事项
1.母乳喂养婴儿:如果婴儿是母乳喂养且怀疑乳糖不耐受,母亲应注意自己的饮食,避免食用过多含乳糖的食物,但一般不建议盲目改变母亲饮食结构来处理婴儿乳糖不耐受,可考虑在医生指导下给婴儿补充乳糖酶制剂,以帮助消化乳糖。
2.配方奶喂养婴儿:对于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可考虑更换为无乳糖或低乳糖配方奶粉。在更换奶粉时要逐渐过渡,让婴儿肠道有适应过程。
3.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婴儿:婴儿乳糖不耐受时要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大便情况及体重增长情况。若出现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应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婴儿的腹部保暖,避免因腹部受凉加重肠道不适。
母亲(母乳喂养婴儿的情况):母亲要保持心情舒畅,因为情绪也可能会对乳汁分泌及婴儿消化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同时要注意自身营养均衡,保证乳汁质量,但无需过度限制饮食中乳糖的摄入,以免影响自身营养状况。
总之,婴儿乳糖不耐受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和处理,通过科学的方法明确诊断,并采取合适的喂养调整等措施来保障婴儿的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