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怎么引起的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主要由门静脉高压引起,门静脉高压病因包括肝硬化(如乙肝后肝硬化、血吸虫病性肝硬化)、肝前性因素(门静脉本身病变如血栓形成等)、肝后性因素(布加综合征),不同人群情况各异,儿童与先天性血管异常等有关,老年与老年期常见肝硬化等有关,长期大量饮酒、不健康生活方式人群易患病,有乙肝、血吸虫病史人群需定期监测。
一、门静脉高压是主因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主要是由门静脉高压引起。正常情况下,门静脉血流顺利回流至肝,当各种原因导致门静脉血流受阻、血液瘀滞时,门静脉压力就会升高。例如,肝硬化是引起门静脉高压最常见的病因,在我国,乙肝后肝硬化是导致门静脉高压进而引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重要因素,乙肝病毒持续感染肝脏,逐步造成肝组织纤维化、假小叶形成,使肝内血管床受压迫、阻塞及扭曲,门静脉血流受阻,压力增高;此外,血吸虫病性肝硬化也可导致门静脉高压,血吸虫在门静脉系统内寄生,虫卵沉积引起门静脉干支系统纤维化,导致门静脉血流障碍,压力升高。
二、其他相关因素
(一)肝前性因素
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相对较少见,主要是门静脉本身的病变,如门静脉血栓形成、先天性门静脉狭窄等。门静脉血栓形成可能与血液高凝状态有关,比如长期卧床的患者、有骨髓增殖性疾病的患者等,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在门静脉内形成血栓,阻碍门静脉血流,导致门静脉压力升高,进而引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二)肝后性因素
肝后性门静脉高压主要是由布加综合征引起,布加综合征是由于肝静脉或其开口以上的下腔静脉阻塞引起的门静脉高压。其病因可能与先天性血管畸形、血液高凝状态、某些炎症等有关。下腔静脉或肝静脉阻塞后,血液回流受阻,门静脉压力随之升高,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三、不同人群的相关情况
(一)儿童人群
儿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相对少见,若出现多与先天性血管异常等因素有关。比如先天性门静脉发育异常等情况,导致门静脉血流受阻,压力升高,进而引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儿童患者需特别关注其生长发育情况以及基础疾病状况,及时评估门静脉高压的程度,因为儿童处于生长阶段,门静脉高压可能会影响其肝脏功能及全身发育。
(二)老年人群
老年人群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多与老年期常见的肝硬化等疾病有关。老年肝硬化患者由于肝脏功能减退,肝脏对门静脉血流的调节能力下降,更容易出现门静脉高压。同时,老年人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在评估和处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比如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权衡药物等对其他基础疾病的潜在影响。
(三)有特殊生活方式人群
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酒精会损伤肝脏,导致酒精性肝硬化,进而引起门静脉高压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这类人群需要严格戒酒,因为继续饮酒会加重肝脏损伤,使门静脉高压情况恶化。而有长期高脂、高糖饮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群,也可能增加患脂肪肝等肝脏疾病的风险,长期发展可能引发肝硬化,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这类人群需要调整生活方式,合理饮食,控制体重等,以降低肝脏疾病的发生风险。
(四)有基础病史人群
有乙肝病史的人群,乙肝病毒持续感染肝脏,不断破坏肝组织,容易进展为肝硬化,进而出现门静脉高压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这类人群需要定期监测乙肝病毒载量、肝功能以及门静脉压力等指标,以便早期发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情况并及时干预。有血吸虫病史的人群,既往感染血吸虫后,虫卵沉积在门静脉系统,引起门静脉干支系统纤维化,导致门静脉高压,进而引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这类人群也需要定期复查,关注门静脉系统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