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上消化道出血有呕血、黑便、便血等症状,不同年龄表现有特点,常见病因有溃疡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紧急处理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立即就医,特殊人群需谨慎处理及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影响。
1.呕血:这是较为典型的症状之一。如果出血量较多、速度较快,宝宝可能会呕吐出鲜红色的血液,有时也可能是咖啡样物质,这是因为血液在胃内经过胃酸作用后发生了变化。例如,大量出血时血液未经充分混合胃酸就呕出则呈鲜红色,若出血后在胃内停留一段时间再呕出就会呈现咖啡样。
对于小婴儿来说,可能表现为从口腔内吐出暗红色或咖啡色的液体,需要家长仔细观察。
2.黑便:上消化道出血后,血液在肠道内被消化,血红蛋白中的铁与肠道内的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铁,使大便呈黑色,且便质黏稠,形似柏油,称为柏油样便。黑便的出现往往提示上消化道有一定量的出血。
宝宝的黑便可能相对较稀软,但呈现出特征性的黑色。
3.便血:除了黑便,有时也可能出现鲜血便。如果出血部位较低且出血速度较快,血液可能会以鲜血形式排出。例如,空肠、回肠部位的出血且速度较快时,宝宝可能排出暗红色甚至鲜红色的血便。
但需要注意与肛门局部出血相鉴别,比如肛裂等肛门局部问题导致的出血,血便颜色相对更鲜红且多附着在大便表面,而上消化道出血的血便多是经过肠道消化混合后的表现。
4.其他伴随症状
贫血表现:如果出血量较多、持续时间较长,宝宝可能出现贫血相关症状,如面色苍白、口唇及甲床苍白、精神萎靡、乏力等。因为出血导致体内红细胞丢失,影响氧气的运输和供应,从而出现这些贫血表现。
休克表现:当出血量很大时,宝宝可能出现休克症状,如皮肤湿冷、脉搏细速、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这是因为大量失血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重要脏器灌注不足,进而出现休克的一系列表现。例如,急性大量出血时,宝宝外周血管收缩以保证心脑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就会表现为皮肤湿冷,同时心率加快以维持血压等。
不同年龄宝宝上消化道出血症状的特点
1.新生儿期: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可能表现不典型,常以非特异性症状为主,如拒奶、呕吐、精神差、呼吸暂停等。这是因为新生儿生理功能相对不完善,对出血的代偿能力较弱,而且症状容易被其他疾病掩盖。例如,新生儿可能只是单纯出现反复呕吐,家长容易误以为是消化功能不良等问题,而未及时考虑到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
2.婴儿期:除了上述呕血、黑便等表现外,婴儿可能还会出现哭闹不安,因为身体不适而难以用语言表达,只能通过哭闹来体现。同时,由于婴儿的血容量相对较少,少量出血就可能导致较为明显的贫血表现,如快速的心率增快等。
3.幼儿期及学龄前期:幼儿和学龄前期儿童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现相对更接近年长儿,但也有自身特点。他们可能能够表述一些不适,如腹痛等,但表述往往不准确。而且此阶段的宝宝如果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可能与饮食因素、感染等有一定关联,在询问病史时需要重点了解近期的饮食情况、有无感染病史等。
引发宝宝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及对症状的影响
1.溃疡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对于儿童来说,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发溃疡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是溃疡病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宝宝可能会有腹痛症状,疼痛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如十二指肠溃疡多为空腹痛,进食后缓解;胃溃疡多为进食后疼痛等。而且出血症状的严重程度与溃疡的大小、侵蚀血管的程度等有关。例如,较大的溃疡侵蚀到较大血管时,出血可能较急且量较多,更容易出现呕血等明显症状。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多由门静脉高压引起,常见于患有肝硬化等疾病的宝宝。此时宝宝除了有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外,可能还会有肝硬化相关的表现,如肝脾肿大、腹水等。出血可能反复发生,因为门静脉高压导致的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较难自行停止。
3.急性胃黏膜病变:多与应激因素有关,如严重感染、严重创伤、大手术等。宝宝可能在有上述应激情况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症状的出现与应激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有关。例如,严重感染导致的急性胃黏膜病变,宝宝除了出血症状外,还会有感染的表现,如发热、白细胞升高等,而出血症状可能在感染控制不佳时反复出现。
4.Mallory-Weiss综合征:多由剧烈呕吐等引起食管贲门黏膜撕裂导致出血。宝宝可能有剧烈呕吐病史,然后出现呕血等症状,出血一般为少量至中等量,但也有少数情况出血较急且量多。
宝宝上消化道出血的紧急处理及注意事项
1.紧急处理原则
首先要保持宝宝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窒息。如果宝宝发生呕吐,应将其头偏向一侧。
立即就医,在转运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面色等。医生会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胃镜等检查来明确出血原因。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新生儿,由于其器官功能更不成熟,在处理上消化道出血时要更加谨慎,严格遵循儿科医疗操作规范。在进行检查和治疗时,要特别注意操作的轻柔,避免对新生儿造成额外的损伤。
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宝宝,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肝病等的宝宝,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时,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对出血和治疗的影响。例如,患有肝病的宝宝凝血功能可能本身就较差,在处理出血时需要更加关注凝血功能的纠正等问题。同时,要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基础疾病的情况,以便制定更合适的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