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死亡率高吗
羊水栓塞是严重分娩并发症且死亡率较高,其受发病年龄、孕周及分娩方式、基础病史等因素影响,可通过早期识别快速处理、多学科协作、产后密切监测等措施降低死亡率。
影响羊水栓塞死亡率的因素
发病年龄:一般来说,年龄较大的产妇发生羊水栓塞的死亡率相对更高。随着年龄增长,产妇的机体功能有所下降,对突发严重病理变化的耐受能力减弱,在应对羊水栓塞引发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等情况时,身体的代偿能力不如年轻产妇,所以更容易出现不良预后。
孕周及分娩方式:孕周较小的胎儿,产妇机体对羊水栓塞相关病理改变的应对能力更弱;而剖宫产等分娩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对羊水栓塞的及时处理等情况,也会对死亡率产生影响。比如早产产妇发生羊水栓塞时,由于胎儿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母体整体状况相对更不利于应对羊水栓塞带来的严重冲击。
基础病史:如果产妇本身存在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会进一步增加羊水栓塞的死亡率。基础疾病会使产妇的机体处于相对脆弱的状态,在面对羊水栓塞引发的复杂病理生理变化时,更难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导致死亡率升高。
降低羊水栓塞死亡率的措施
早期识别与快速处理:医护人员需要高度警惕羊水栓塞的可能,在产妇出现呼吸困难、寒战、发绀等疑似羊水栓塞的症状时,要迅速启动急救流程,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静脉通道、抗过敏、抗休克、防治DIC等一系列救治措施。早期的正确识别和及时有效的处理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环节。
多学科协作:羊水栓塞的救治往往需要产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等多学科的紧密协作。各学科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共同为患者提供综合救治,例如重症医学科提供呼吸循环支持、凝血功能监测与处理等,产科进行必要的产科处理等,通过多学科协作可以提高对羊水栓塞的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产后密切监测:羊水栓塞患者即使经过初期救治病情有所稳定,产后仍需要密切监测,因为病情可能会出现反复。要持续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凝血功能、脏器功能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防止病情复发导致死亡率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