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乳糖不耐受怎么治疗
乳糖不耐受可通过饮食调整(选低/无乳糖食品、增其他钙源)、酶制剂补充(进食前服乳糖酶制剂)、医疗监测与特殊情况处理(定期监测营养、严重不适及时就医)来应对,以缓解症状、保证营养及处理特殊情况。
一、饮食调整
1.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食品:可选用低乳糖牛奶,这类牛奶是通过乳糖酶水解等工艺使乳糖含量降低;也可选择无乳糖奶粉,其成分更适合乳糖不耐受人群。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无乳糖奶粉能避免因乳糖不耐受导致的腹泻等问题;成年人若日常饮食中乳制品摄入较多,及时更换为低乳糖或无乳糖食品可有效缓解症状。
2.增加其他钙源摄入:乳糖不耐受人群往往因减少乳制品摄入而面临钙摄入不足的情况,需通过其他食物补充钙。例如多吃豆制品,像豆腐、豆浆等,其中富含丰富的钙;深绿色蔬菜如菠菜、苋菜等也是钙的良好来源;此外,一些坚果类食物也含有一定量的钙,通过合理搭配饮食来保证钙的充足供应,满足身体正常生理功能对钙的需求,尤其对于儿童和老年人等钙需求较高的人群更为重要。
二、酶制剂补充
1.使用乳糖酶制剂:在进食含乳糖的食物前服用乳糖酶制剂,可帮助分解食物中的乳糖,使其更易被消化吸收。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剂型的乳糖酶制剂。儿童使用时需注意选择儿童专用且经过安全验证的产品;成年人使用相对灵活,但也应遵循产品基本的使用原则。乳糖酶制剂能在不改变原有饮食结构过多的情况下,改善乳糖不耐受带来的不适症状,提高对含乳糖食物的耐受性。
三、医疗监测与特殊情况处理
1.定期监测营养状况:乳糖不耐受人群长期的饮食调整可能会影响整体营养状况,需定期监测。通过检测血常规、血钙等指标来评估营养情况。对于儿童,定期监测有助于保障其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营养;成年人则可维持自身身体健康的营养平衡。若发现营养缺乏等问题,及时调整饮食或采取其他补充措施。
2.应对严重不适情况:当出现严重的腹泻、腹痛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对于特殊病史的人群,如本身有肠道基础疾病的乳糖不耐受患者,更需谨慎对待,及时就医能避免因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例如有肠道炎症病史的患者,乳糖不耐受引发的严重腹泻可能会刺激肠道炎症加重,及时就医可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来缓解症状和控制基础疾病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