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溶血尿毒综合征的症状
小儿溶血尿毒综合征多数患儿发病前1-3周有前驱感染史,分腹泻前驱型和非腹泻前驱型;典型症状有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急性肾衰竭;婴幼儿前驱感染症状不典型,病情变化快,年长儿表现有特点;需密切观察病情,护理上注意皮肤等,积极找前驱感染病因,饮食按肾功能调整。
一、前驱症状
小儿溶血尿毒综合征(HUS)多数患儿在发病前1-3周有前驱感染史,常见为腹泻前驱型,多由产志贺毒素的大肠埃希菌O157:H7等感染引起,表现为腹泻,可为血性腹泻,每日数次至十余次,同时伴有腹痛、呕吐等症状;少数为肺炎链球菌感染等导致的非腹泻前驱型,前驱症状相对不典型,可能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表现等。
二、典型症状
1.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患儿出现面色苍白、黄疸等表现。由于微血管内红细胞受到机械性损伤,发生变形、破碎等,血红蛋白释放,出现贫血,同时血清胆红素升高导致黄疸。一般贫血程度轻重不一,外周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形态异常,如盔形、三角形、芒刺形等破碎红细胞。
2.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患儿可出现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出血倾向。这是因为血小板在微血管内被激活、破坏,同时血栓形成消耗了大量血小板。
3.急性肾衰竭:患儿出现少尿或无尿、水肿、高血压等表现。肾脏微血管内形成血栓,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引起水肿,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等可导致高血压。少尿期一般持续1-2周,之后可进入多尿期,但肾功能恢复需要较长时间。
三、不同年龄阶段的表现特点
1.婴幼儿:婴幼儿患溶血尿毒综合征时,前驱感染症状可能不典型,腹泻可能较轻,容易被忽视。而贫血、出血倾向、肾衰竭的表现可能相对更突出,由于婴幼儿自身代偿能力相对较弱,病情变化可能较快,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肾功能等指标。
2.年长儿:年长儿可能能较好地表述自身不适,如腹痛、头痛等,但在肾衰竭表现上,可能与成人有一定相似性,少尿、水肿、高血压等表现相对较易被识别,但仍需重视其病情发展变化。
四、特殊人群及相关注意事项
对于小儿溶血尿毒综合征患儿,无论年龄大小,都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的动态变化。在护理方面,要注意保持患儿皮肤清洁,避免碰撞导致出血加重;对于少尿、水肿患儿,要严格记录出入量,合理控制液体入量。同时,要积极寻找前驱感染的病因,针对可能的病原菌进行相关检查,但避免不必要的过度医疗操作。在饮食方面,根据患儿肾功能情况调整饮食,如肾衰竭少尿期要限制蛋白质、钾、磷等的摄入等,以减轻肾脏负担,促进患儿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