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良好用眼习惯需控制用眼时间、调整用眼距离;改善用眼环境要调节光线、设置屏幕;适度眼部放松训练包括做眼保健操和眼球运动;保证充足睡眠与合理饮食也很重要,分别对不同年龄段睡眠时长有要求且要多摄入含特定营养素的食物来降低视疲劳发生几率
一、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
1.控制用眼时间:连续近距离用眼30-40分钟后,应休息10-15分钟,可通过远眺(看向5米以外的远方,最好是绿色的景物)来放松眼部肌肉。长时间用眼会使眼部肌肉持续紧张,增加视疲劳的发生风险,不同年龄段人群用眼时间应适当调整,儿童青少年因眼球发育尚未成熟,更需严格控制用眼时长。
2.调整用眼距离:保持眼睛与书本、电子屏幕等的距离在33厘米左右(约1市尺),电子屏幕的中心位置应略低于眼睛水平位置,这样能减少眼部的调节负担,降低视疲劳可能性。对于有近视等屈光不正的人群,需根据验光结果佩戴合适的眼镜来保证良好的用眼距离。
二、改善用眼环境
1.光线调节:避免在过强或过暗的光线下用眼,室内光线应柔和均匀,可使用无频闪的台灯,阅读时台灯应放置在左前方,避免光线直接照射眼睛。过强光线会引起眼部不适,过暗光线会使眼睛过度调节,均易导致视疲劳。不同环境下光线要求不同,如在办公室使用电脑时,可通过调整窗帘来控制自然光强度,同时配合人工照明。
2.屏幕设置:电子屏幕的亮度、对比度要适宜,可根据环境光线进行调整。此外,可开启屏幕的蓝光过滤功能,减少蓝光对眼睛的伤害。长时间面对电子屏幕,蓝光会刺激视网膜,引发视疲劳等问题,合适的屏幕设置能有效缓解这一情况,例如在夜间使用电子设备时,降低屏幕亮度并开启蓝光过滤可减轻眼部负担。
三、适度眼部放松训练
1.眼保健操:定期做眼保健操是缓解视疲劳的有效方法,通过按摩眼部周围穴位,如睛明穴、攒竹穴、四白穴等,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放松眼部肌肉。眼保健操应规范操作,每个动作保持5-10秒,重复多遍。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进行眼保健操,但儿童青少年在家长或老师指导下规范操作更为重要,能更好地保护眼睛发育。
2.眼球运动:缓慢地上下左右转动眼球,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转动5-10圈,可放松眼部肌肉,改善眼部调节功能。眼球运动能锻炼眼部的眼外肌,增强眼球的灵活性,对于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导致视疲劳的人群非常适用,在工作或学习间隙进行几次眼球运动可有效缓解眼部不适。
四、保证充足睡眠与合理饮食
1.充足睡眠:成年人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儿童青少年睡眠时间需相应延长,婴幼儿需12-16小时,学龄儿童10-14小时。良好的睡眠有助于眼部组织的修复和代谢,睡眠不足会影响眼部的正常生理功能,加重视疲劳。不同年龄段对睡眠时长要求不同,要根据自身年龄段保证充足睡眠来维护眼睛健康。
2.合理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和叶黄素等营养素的食物,如胡萝卜、橙子、蓝莓、菠菜等。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视网膜正常功能,维生素C和E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保护眼睛免受自由基损伤,叶黄素能过滤蓝光,保护黄斑区。合理的饮食结构能为眼睛提供所需营养,降低视疲劳发生几率,不同人群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饮食,例如老年人可多吃富含叶黄素的食物来预防因年龄增长导致的视疲劳相关眼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