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出血和脑梗死有关系吗

来源:民福康

眼底出血脑梗死在病理机制、临床关联表现及特殊人群情况上存在关联。病理机制上有血管病变共同基础及血液成分改变影响;临床关联表现为眼底出血可能提示脑梗死风险,脑梗死对眼底有影响;特殊人群中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人群需特别考虑相关情况,如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风险高,有基础疾病者要严格控制基础病并监测血管情况。

一、病理机制上的潜在联系

1.血管病变的共同基础

眼底血管和脑血管都属于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中的一部分,它们有着相似的病理改变基础。例如,高血压是导致眼底出血和脑梗死的常见危险因素。高血压会使眼底视网膜血管以及脑部血管承受过高的压力,长期高血压状态下,血管壁会发生损伤,出现内膜增厚、弹性下降等病变。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中,眼底出现血管病变(如眼底出血相关的血管改变)的比例与发生脑梗死的风险呈正相关关系。在病理过程中,高血压引起的血管内皮损伤,会促使血小板聚集、脂质沉积等,进而在眼底血管形成出血相关改变,在脑部血管则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当斑块破裂或狭窄严重时就会引发脑梗死。

糖尿病也是二者的共同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体内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影响血管的正常代谢。在眼底,高血糖会导致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出现眼底出血等表现;在脑部,高血糖引起的血管病变会使脑部血管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脑梗死的发生风险。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眼底病变严重程度以及脑梗死发生风险密切相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越高,眼底出血及脑梗死的发生可能性越大。

2.血液成分改变的影响

血液黏稠度的变化对两者均有影响。例如,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液黏稠度显著升高,这种情况下,在眼底血管中会影响血液的正常流动,容易导致眼底出血;而在脑部血管中,血液黏稠度增高会使脑部血液循环阻力增大,血流缓慢,增加脑梗死的发生几率。另外,血小板功能异常也可能同时影响眼底和脑部血管。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导致血小板聚集性增强时,在眼底血管可能促使血栓形成相关的出血前状态,而在脑部血管同样会增加血栓形成导致脑梗死的风险。

二、临床关联表现

1.眼底出血可能提示脑梗死风险

临床上发现,部分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前或发病时可伴有眼底出血现象。这是因为脑部血管发生病变时,可能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等机制影响眼底血管。例如,当脑部发生缺血性脑梗死时,机体的应激反应可能会波及眼底血管,导致眼底血管出现出血情况。有研究统计,在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约一定比例(具体数据因研究而异,例如部分研究显示约10%-20%)的患者存在眼底出血表现。这提示眼底出血可能是脑梗死的一种伴随表现,在临床诊断中,若发现患者有眼底出血,需要进一步排查脑部血管情况,以评估脑梗死的发生风险。

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当出现眼底出血时,更要警惕脑梗死的发生。因为这些基础疾病本身就是两者的共同危险因素,眼底出血往往是血管病变加重的一个信号,此时脑部血管病变也可能处于较为严重的阶段,脑梗死发生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2.脑梗死对眼底的影响

脑梗死发生后,尤其是影响到相关脑部神经中枢时,可能会对眼底产生一定影响。例如,当脑梗死累及支配眼部神经调节的脑部区域时,可能会引起眼底血管的舒缩功能异常等改变。在一些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可能会出现眼底视网膜水肿等情况,这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眼部血液回流等受到影响。而且,脑梗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的一些药物,如溶栓、抗凝药物等,也可能对眼底血管有一定影响,增加眼底出血的风险。同时,脑梗死患者因为肢体活动障碍等原因长期卧床,血液循环相对缓慢,也可能间接影响眼底血管状态,使得眼底出血等病变的发生几率增加。

三、特殊人群的情况考虑

1.老年人群

老年人本身血管弹性下降,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眼底血管病变和脑梗死的风险均增加。老年人群中,当出现眼底出血时,脑梗死的发生风险较其他人群更高。因为老年人血管病变基础更严重,眼底出血往往提示其全身血管病变处于较活跃状态,脑部血管发生梗死的可能性更大。对于老年眼底出血患者,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脑部血管情况,如进行脑部血管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等检查,及时发现脑部血管病变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老年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血管调节功能可能进一步减弱,相比老年男性,在同样的基础疾病情况下,更容易出现眼底出血伴随脑梗死的情况。所以老年女性更要注重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和脑部血管检查。

2.有基础疾病的特殊人群

对于患有高血压且血压控制不佳的人群,无论是出现眼底出血还是怀疑脑梗死,都需要紧急处理。这类人群眼底出血和脑梗死的发生风险相互促进,血压的波动会加重血管损伤。在日常生活中,这类人群要严格遵循医嘱控制血压,定期复查眼底和脑部血管情况。例如,每天要规律测量血压,根据血压情况调整降压药物使用,但具体药物剂量等服用指导需遵专科医生嘱咐,患者自身只需关注血压控制目标和定期检查相关血管情况。

糖尿病患者属于特殊人群,由于高血糖对血管的长期损害,眼底出血和脑梗死的发生风险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这类人群需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同时密切关注眼底和脑部血管状况。在饮食上要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等摄入;在运动方面要适度运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眼底出血等情况加重;定期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检查了解眼底病变情况,进行脑部磁共振成像等检查监测脑部血管情况。

了解疾病
脑梗死
脑梗死属于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表示局限性脑组织发生了缺血性坏死或者软化。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怎么鉴别脑出血和脑梗死
龙先喻 主任医师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第一、脑出血起病比较急,发展比较快,多半都是在活动状态下或者情绪不稳的时候起病,并且在数小时之内疾病可以达到高峰;脑梗死一般就是在安静状态下,休息的时候起病比较多见。第二、脑出血的病史一般都是动脉硬化或高血压,脑梗死的患者血压是正常的,但是在起病之前多半都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起病形式比较缓慢,假如病人头晕、头部不舒服,1-2天以后才逐渐向
左侧放射冠区腔隙性脑梗死怎么办?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左侧放射冠区腔隙性脑梗死是心脑血管疾病中比较危重的病候。对于此类病人来说,需要进行溶栓、西药、抗凝、合理降压的治疗。在经过急性期的治疗后,还需要及时的康复治疗,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可以口服神经节苷酯,乙酰谷氨酰胺来营养神经,如果梗塞病灶比较多,还可以服用蛋白水解物等药物来对梗死病灶进行控制和清除。如
眼睛眼底出血怎么办?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若您出现眼底出血的情况,需要根据病因选择治疗方案。若您是由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引发的眼底出血,则在早期可以进行保守观察,在出现症状后再采取治疗措施,比如发生黄斑水肿后可以使用雷珠单抗注射液、曲安奈德注射液等。若您是由于外伤引起的眼底出血,则在早期要注意止血,在出血停止后要对症进行活血
眼底出血会自愈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眼底出血一般自愈的可能性比较低。眼底出血患者需要立即去医院检查眼底出血的原因,对因采取治疗措施。急性期尽量卧床休息,避免从事任何的重体力的活动。其次也需要维持血压稳定,避免情绪激动。若是眼底出血量比较大或者是出血时间比较长,患者可以遵医嘱采用止血剂治疗或者是通过激光的方式治疗,控制眼底出血。平时多注
糖尿病眼底出血会不会瞎?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眼底病变最严重的一个结果就是会导致失明,因此糖尿病如果表现出眼底出血,如果没有及时的给予干预,导致眼底功能区不断地被破坏,最终是有可能会导致失明的。由于眼底出血的原因及部位不同,预后及对视力影响也不一样。有条件的话还是去医院检查一下,不需要过度担心。
高血压引起的眼底出血治疗方法是什么?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控制血压是治疗因高血压造成眼底出血的关键。病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利福平、硝普钠、普萘洛尔等治疗,可降低血压,控制病情。当眼底出血较多时,可对病人进行手术治疗,经过手术可减少视网膜损伤,减少出血。症状较轻时,可不作特殊治疗。
眼底出血原因有哪些?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眼底出血的原因一般可以分为全身性疾病以及眼部病变两种类型。全身性疾病常见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等,这类患者主要是由于原发病控制不稳定导致的。而眼部病变的病因是相对较多的,比如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炎、视网膜血管瘤等疾病,都可能会引起眼底出血症状。除此之外,黄斑变性、高度近视、外伤引起玻璃体脱
眼底出血自己能吸收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眼底出血量比较小的情况下,是可以自行吸收的。但如果致病因素还没有及时得到消除,自行吸收结束后还是会再次出血的。其次,眼底出血量比较大时,也很难自行吸收。因此在出现眼底出血症状时,一定要及早去医院眼科检查,确定眼底出血原因和出血量。若是眼底出血量比较小,患者多注意休息,定期复查即可。出血量比较大时,还
眼底出血要不要紧?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眼底出血要不要紧,需要根据出血的原因具体分析。如果患者只是眼底毛细血管破裂导致的少量出血,且没有影响到患者的视力,一般是不要紧的,可以通过多休息或者使用药物促进血液的吸收。如果患者是由于颅内血管破裂导致的大出血或者是眼底肿瘤、颅内肿瘤破裂引起的出血,则比较要紧,应该立即去医院就诊,并进行止血,必要时
高血压引起的脑梗死,能不能治好?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高血压造成的脑梗死不能完全治愈。你的主要原因是高血压造成的脑梗塞,如果没有后遗症,有些功能可以慢慢恢复。如果治疗后有后遗症,有些功能可能难以恢复。在治疗过程中控制血压,然后进行功能锻炼和针刺治疗言语或肢体运动障碍。
脑梗死和脑出血有什么区别?
赵晓东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脑梗塞和脑出血还是有区别的。从症状上说,脑梗塞的病人多在安静休息时发病,很多病人是早上起来一觉醒来,发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半身肢体麻木感,说话不清楚,发作前可能有先兆症状,也就是上述症状反复发作,每次十几分钟自行缓解,在发病的1-2天内可逐渐加重。脑出血多在情绪激动或用力的情况下发病,脑出血发病急、进展快,常在数小时内达高峰,发病前无先
脑梗死和脑血栓有什么区别
王默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脑梗死是指梗死灶是外延比较大的概念,而脑血栓是脑梗死的一种原因,就是说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产生病变的因素,也就是说脑梗死可以由脑血栓形成来产生,也可以由栓塞来形成,也可以有低灌注性脑梗死,也可以是血管继发的痉挛造成脑梗死。因此,脑梗死外延比较宽泛,而脑血栓就是单纯的在血管里面形成了血栓,是脑梗死的一种原因。
糖尿病眼底出血怎么办
董道权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糖尿病视网膜出血很轻,造影显示没有明显形成视网膜无灌注区,不需要机进行特别处理,只需要控制好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即可,空腹血糖稳定在6.1mmol/L以下,餐后两小时控制在8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标准,造影没有显示严重视网膜病变,出血不需要处理。如果出现面积比较广泛,程度较重,每个眼底视网膜象限都有眼底出血,考虑是否需要激光处理。如
为什么会突然眼底出血
陶远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突然出现眼底出血,通常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第一、视网膜静脉栓塞,由于患者视网膜静脉中有血栓形成或受到压迫,导致静脉血液回流淤积,大量淤积在视网膜静脉内的血液会漏出血管外引起眼底出血。第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会导致视网膜上的小血管受到破坏,管壁不完整会使血液漏出,形成眼底出血。第三、视网膜有新生血管形成,新生血管的管壁不健康会形成自发
眼底出血要不要紧
陶远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眼底出血是比较严重的现象,需要及时进行治疗,眼底出血通常是由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栓塞、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等原因造成,会导致出现突然的视力下降,需要尽快通过药物治疗,促进出血吸收,例如可以口服卵磷脂络合碘片等。如果药物保守治疗无法将眼底出血吸收掉,并且眼底出血有牵拉视网膜,形成视网膜脱离的风险时,则要通过手术治疗
眼底出血自己能吸收吗
李振东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眼底出血可以逐渐自行吸收,但具体时间因人而异,部分吸收快,而部分吸收慢。引起眼底出血的原因较多,如眼外伤、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栓塞、糖尿病、高血压、结缔组织病、风湿、类风湿等,可造成眼底视网膜不同程度的出血、渗出;患者应积极治疗,关注视力情况,且定期复查。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