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常见的首发症状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起病隐匿,少数可有家族史,常见首发症状有神经精神症状、肝脏症状及其他症状,如情绪不稳、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动、烦躁、睡眠不安、梦魇、肢体震颤、肌肉强直、运动缓慢、共济失调、记忆力减退、智能下降、精神行为异常、肝肿大、肝功能异常、黄疸、肝硬化、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四肢大关节游走性疼痛、肿胀、活动受限、色素沉着、黑色或棕色的色素斑、Kayser-Fleischer环等。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由Wilson首先报道和描述,故又称为Wilson病。WD的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进展可累及多个系统,肝脏和神经系统的损害尤为突出。WD起病隐匿,少数可有家族史。WD常见的首发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1.神经精神症状:
精神症状:以情绪不稳、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动、烦躁、睡眠不安、梦魇等较为常见;少数可出现抑郁、幻觉、妄想、哭笑无常等。
锥体外系症状:可出现肢体震颤、肌肉强直、运动缓慢、共济失调等,类似于帕金森病。
小脑症状:可出现构音障碍、共济失调、眼球震颤等。
大脑症状:可出现记忆力减退、智能下降、精神行为异常等。
2.肝脏症状:
肝肿大:部分患者可出现肝肿大,质地中等,无压痛。
肝功能异常:可出现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等升高。
黄疸:少数患者可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黏膜黄染。
肝硬化:长期未经治疗的WD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出现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大等。
3.其他症状:
肾脏损害:可出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等。
骨关节损害:可出现四肢大关节游走性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
皮肤损害:可出现色素沉着、黑色或棕色的色素斑。
眼部症状:可出现Kayser-Fleischer环,这是一种特征性的眼部病变,位于角膜边缘,呈绿色或棕绿色。
需要注意的是,WD的首发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误诊或漏诊。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有家族史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清铜蓝蛋白、铜氧化酶活性、24小时尿铜排泄量、颅脑MRI等,以明确诊断。一旦确诊,应及时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