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溶血性贫血严重吗
小儿溶血性贫血严重程度差异大,受病因和患儿个体差异影响,可通过血常规等检查判断,治疗针对病因纠正贫血,需密切监测并注意护理等。
影响小儿溶血性贫血严重程度的因素
病因方面:不同病因导致的溶血性贫血严重程度不同。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若为轻型,可能症状较轻;但若是重型的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可出现严重的溶血发作,导致严重贫血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情有轻有重,有的患儿可能仅为轻度溶血,而有的可出现急剧的溶血发作,血红蛋白迅速下降。
患儿个体差异方面:年龄较小的患儿,尤其是新生儿,因为其身体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对溶血性贫血的耐受能力更差,同样程度的溶血性贫血在新生儿身上可能表现得更严重。比如新生儿溶血性贫血,可能很快出现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因为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胆红素更易进入脑组织。
小儿溶血性贫血的相关检查及意义
血常规检查:可发现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计数减少等情况,通过血红蛋白下降的程度可以初步判断贫血的严重程度,比如血红蛋白在90-120g/L为轻度贫血,60-90g/L为中度贫血,30-60g/L为重度贫血,小于30g/L为极重度贫血。同时还可观察红细胞形态等变化,对溶血性贫血的初步诊断有帮助。
外周血涂片检查:能看到红细胞形态异常,如球形红细胞、靶形红细胞等,有助于提示溶血性贫血的类型,比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外周血涂片中可见较多球形红细胞。
溶血相关检查:如血清胆红素测定,若血清总胆红素升高,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提示溶血存在,且胆红素升高的程度可反映溶血的轻重;网织红细胞计数可反映骨髓红细胞的代偿增生情况,网织红细胞增高提示骨髓造血活跃,常见于溶血性贫血等情况。
小儿溶血性贫血的治疗原则及注意事项
治疗原则: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治疗,比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可考虑脾切除治疗等。同时要纠正贫血,严重贫血时可考虑输血治疗。
注意事项:对于小儿溶血性贫血患儿,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血红蛋白等指标变化。在护理方面,要注意保持患儿皮肤清洁,预防感染等。对于有黄疸的患儿,要注意观察黄疸的变化情况。同时,要根据患儿的年龄等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比如新生儿溶血性贫血在治疗时要特别注意胆红素水平,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