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的表现
乳糖不耐受会引发胃肠道症状如腹泻(因乳糖酶缺乏致肠道渗透压增高、水分分泌增加,大便次数多、呈特定性状)、腹痛(未消化乳糖被细菌发酵产气致肠道痉挛),还有消化道外症状如呕吐(胃肠道不适引起,儿童易出现)、腹胀(未消化乳糖发酵产气积聚肠道致腹部膨隆),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儿童会影响生长发育,成人症状个体差异大,特殊病史人群症状可能加重或叠加。
一、胃肠道症状
1.腹泻:乳糖不耐受者因乳糖酶缺乏,无法充分消化乳糖,未被消化的乳糖进入肠道后,使肠道渗透压增高,导致肠道水分分泌增加,从而引起腹泻。通常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多为黄色或青绿色稀糊样,或呈泡沫状,有酸臭味。例如,一些研究发现,乳糖不耐受儿童摄入含乳糖食物后,每天腹泻次数可能达到3-5次甚至更多,且粪便性状与上述表现相符。
2.腹痛:未消化的乳糖在肠道被细菌发酵,产生气体,引起肠道痉挛,导致腹痛。腹痛部位多在脐周,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或胀痛等。成人乳糖不耐受者可能会感觉腹部有不适的牵扯痛,而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等。
二、消化道外症状
1.呕吐:由于胃肠道不适,乳糖不耐受者可能出现呕吐症状。尤其是儿童,当摄入乳糖后,可能先出现恶心,继而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有研究表明,部分乳糖不耐受儿童在食用含乳糖食物后1-2小时内就可能发生呕吐。
2.腹胀:未消化的乳糖发酵产生气体,在肠道内积聚,引起腹胀。患者可自觉腹部膨隆,叩诊呈鼓音。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乳糖不耐受者,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表现,儿童可能会因为腹胀不适而哭闹、烦躁等。
三、不同人群的表现差异
1.儿童:儿童乳糖不耐受时除了上述胃肠道及消化道外症状外,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因为乳糖是儿童获取营养的重要来源之一,长期乳糖不耐受会导致儿童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吸收不良,表现为体重增长缓慢、身高低于同龄人等。例如,一些长期乳糖不耐受未得到有效处理的儿童,其身高和体重的增长曲线明显低于正常儿童群体。
2.成人:成人乳糖不耐受者在症状表现上个体差异较大。部分成人可能主要以腹泻为突出表现,而另一部分可能以腹痛、腹胀为主。同时,成人的生活方式也会影响症状的明显程度,比如长期高乳糖饮食的成人,乳糖不耐受症状可能更明显;而平时饮食中乳糖摄入较少的成人,症状可能相对较轻。
3.特殊病史人群:对于有肠道基础疾病的乳糖不耐受者,如患有炎症性肠病的患者,乳糖不耐受的症状可能会加重原有的肠道炎症反应。因为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肠道黏膜本身存在损伤,乳糖不耐受引起的肠道刺激会进一步加重肠道的炎症状态,导致腹泻、腹痛等症状加剧。而对于有食物过敏史的人群,乳糖不耐受与食物过敏可能会有症状上的叠加,需要仔细鉴别,避免错误判断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