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妊娠合并贫血
妊娠合并贫血指妊娠期间发生的贫血现象,常见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贫血,生理因素(血容量增加、营养需求增加)和疾病因素可致其发生,对孕妇和胎儿均有不良影响,孕期应合理饮食并对高危孕妇补充营养物质预防,常规行血常规筛查。
一、常见类型及相关指标
1.缺铁性贫血:
铁代谢相关指标异常,血清铁蛋白降低,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升高。妊娠时孕妇对铁的需求量增加,若铁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等易引发缺铁性贫血。女性在妊娠期间,身体血容量增加,对铁的需求较非孕期明显增多,若日常饮食中铁的摄入不能满足身体需要,就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
2.巨幼细胞贫血:
叶酸或维生素B缺乏相关指标异常,血清叶酸水平降低,血清维生素B水平降低。叶酸参与DNA合成,维生素B也对核酸合成有重要作用,妊娠期间孕妇若叶酸或维生素B摄入不足,如长期素食、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等情况,易导致巨幼细胞贫血。
二、发生原因
1.生理因素
妊娠期间血容量增加,血液稀释是导致贫血的一个因素。孕妇红细胞增加的速度相对较慢,从而引起血液相对稀释,血红蛋白浓度降低。
孕期对营养物质需求增加,若孕妇饮食中缺乏铁、叶酸、维生素B等造血原料,就容易引发贫血。例如,孕期女性若不注意合理膳食,挑食、偏食,就可能导致造血原料摄入不足。
2.疾病因素
一些慢性疾病可能影响孕妇的造血功能或导致营养物质吸收障碍,从而引发贫血。如胃肠道疾病可能影响铁、叶酸等的吸收,进而增加妊娠合并贫血的发生风险。
三、对妊娠的影响
1.对孕妇的影响
贫血孕妇在妊娠期间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发生感染。例如,孕期贫血的孕妇患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几率可能增加。
严重贫血可能导致孕妇心脏负担加重,增加妊娠期心脏病的发生风险。因为贫血时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心脏需要代偿性增加输出量来满足身体各器官的氧供,长期如此会影响心脏功能。
2.对胎儿的影响
胎儿生长发育可能受到影响,导致胎儿生长受限,胎儿体重低于同孕周正常胎儿。因为胎儿的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氧供,孕妇贫血会影响胎盘向胎儿的物质运输,从而影响胎儿的生长。
还可能增加胎儿宫内缺氧、早产、胎儿窘迫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胎儿在宫内得不到足够的氧供和营养,就可能出现一系列不良情况。
四、预防与筛查
1.预防措施
孕期应注意合理饮食,保证摄入富含铁、叶酸、维生素B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绿叶蔬菜、豆类等。男性在备孕及女性妊娠期间都应关注营养均衡,女性妊娠后更要注重饮食的多样化,以满足自身和胎儿的营养需求。
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如既往有贫血史、素食者等,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铁剂、叶酸等营养物质进行预防。
2.筛查方法
孕期常规进行血常规检查,通过血常规中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等指标来初步筛查是否存在贫血。一般在妊娠早期、中期和晚期都要进行血常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贫血情况并进行干预。例如,妊娠早期进行首次血常规检查,了解孕妇基础的血液情况,之后根据孕期进展定期复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