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炎通常由胆管梗阻继发细菌感染引起,梗阻因素包括结石、寄生虫、肿瘤,感染常见致病菌为特定革兰阴性和阳性杆菌;不同人群有不同相关因素及特点,儿童有先天发育异常或饮食卫生问题,老年有基础疾病、生理特点致症状不典型,女性受激素等影响,有基础病史人群因手术或疾病史易发病。
一、胆管炎的常见病因
胆管炎通常是由于胆管梗阻并继发细菌感染引起。
胆管梗阻
结石因素:胆管内结石是导致梗阻的常见原因。胆管结石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胆管结石多与胆道感染、胆汁淤积等因素有关,继发性胆管结石则是由胆囊结石排入胆管所致。结石会阻塞胆管,使胆汁排出不畅,胆汁淤积易引发细菌滋生,从而诱发胆管炎。例如,有研究表明,胆管结石患者发生胆管炎的风险显著高于无结石人群。
寄生虫因素:如肝吸虫、蛔虫等寄生虫感染也可导致胆管梗阻。蛔虫可钻人胆管,引起胆管局部梗阻,同时蛔虫携带的细菌会引发胆管的炎症反应。肝吸虫感染后,虫体及其代谢产物会在胆管内积聚,造成胆管梗阻和炎症。
肿瘤因素:胆管系统的良恶性肿瘤也可能导致胆管梗阻。例如胆管癌,肿瘤生长会逐渐阻塞胆管,使胆汁流通受阻,进而引发胆管炎。胰头癌等邻近胆管的肿瘤也可能压迫胆管,导致梗阻,继发胆管炎。
细菌感染
常见致病菌:胆管炎的常见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属、肠球菌等革兰阴性杆菌,以及链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当胆管梗阻后,胆汁淤积,为细菌的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细菌大量滋生并引发感染,从而导致胆管炎的发生。例如,大肠杆菌产生的内毒素等物质会引起机体的炎症反应,加重胆管炎的病情。
二、不同人群胆管炎的相关因素及特点
儿童人群
先天因素:部分儿童可能存在先天性胆管发育异常,如先天性胆管狭窄等,这会导致胆管引流不畅,容易发生胆管炎。另外,先天性胆道闭锁若未得到及时治疗,也会在后续引发胆管炎相关问题。
生活方式:儿童时期若不注意饮食卫生,感染蛔虫的风险相对较高,蛔虫感染引发胆管梗阻进而导致胆管炎的情况在儿童中也时有发生。
老年人群
基础疾病:老年人常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糖尿病患者机体抵抗力相对较低,且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更容易发生胆管炎。同时,老年人胆管壁可能存在退行性变,胆汁排泄功能下降,也增加了胆管梗阻和感染的风险。
生理特点: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对感染的反应可能不如年轻人强烈,胆管炎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导致病情延误。
女性人群
激素影响:女性在某些生理阶段,如妊娠期间,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会影响胆道的动力功能,导致胆汁排空不畅,增加胆管炎的发生风险。另外,女性胆囊结石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胆囊结石排入胆管引起梗阻进而引发胆管炎的情况也较为常见。
有基础病史人群
胆道手术史:曾有胆道手术史的人群,胆管结构可能发生改变,胆汁引流可能受到影响,术后胆管狭窄等并发症也可能导致胆管梗阻,从而增加胆管炎的发病几率。例如,胆道术后患者发生胆管炎的风险较无手术史人群明显升高。
肝胆管疾病史:有肝胆管疾病既往史,如肝内胆管结石等,结石复发或胆管再次梗阻都容易引发胆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