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低血糖的处理措施
当发生低血糖时,首先应立即补充糖分,选合适含糖食物,15分钟后监测血糖,未回升再补;要持续监测血糖并观察症状变化;若多次补糖无效、特殊人群低血糖应寻求医疗帮助;之后要查找低血糖原因并采取措施预防复发
一、立即补充糖分
1.选择合适的含糖食物:应尽快摄入能快速升高血糖的含糖食物,如口服15-20克糖类,常见的有葡萄糖片,若没有葡萄糖片,也可选择果汁、含糖饮料(如可乐等,但不建议过多饮用,因其可能含较多添加剂)、蜂蜜等。以葡萄糖片为例,其能迅速被人体吸收,快速提升血糖水平,因为葡萄糖可直接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快速纠正低血糖状态。对于儿童,可选择合适剂量的儿童专用葡萄糖制剂;对于糖尿病患者,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含糖补充方式,且要注意避免过量导致血糖波动过大。
2.等待反应:摄入含糖食物后,一般15分钟左右需监测血糖情况。如果血糖仍未回升至正常范围(成人正常血糖值3.9-6.1mmol/L),可再次补充含糖食物。
二、监测血糖与观察症状
1.持续监测血糖:在补充糖分后,应持续使用血糖仪监测血糖变化,了解血糖回升的情况。对于有条件的人群,可使用动态血糖监测设备更持续地观察血糖趋势。例如,若第一次补充糖分后30分钟血糖仍低于正常范围,需进一步采取措施。
2.观察症状变化:密切观察自身症状,如头晕、乏力、出汗、心慌等症状是否缓解。如果补充糖分后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需考虑是否有其他特殊情况,如低血糖未得到纠正的同时合并有其他疾病等。对于儿童,要特别注意观察其精神状态,因为儿童低血糖可能对神经系统影响较大,若出现精神萎靡、哭闹不止等异常表现,需及时就医。
三、寻求医疗帮助的情况
1.多次补充糖分无效:如果经过两次以上补充含糖食物,血糖仍不能回升至正常范围,且症状无改善,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医疗救助。例如,成人经过两次补充葡萄糖片等含糖食物后,血糖仍低于3.9mmol/L,且仍有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需尽快就医。
2.特殊人群情况:对于老年人群,由于其机体调节功能下降,低血糖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如可能导致心脑血管意外等。所以老年人群突发低血糖,即使经过初步处理,也应尽快送往医院进一步检查,明确低血糖的原因,如是否存在内分泌疾病、肝肾功能异常等情况。对于孕妇突发低血糖,因为孕妇的特殊生理状态,需要及时就医,以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安全,因为低血糖可能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等。
四、明确低血糖原因并预防复发
1.查找原因:在血糖恢复正常后,应积极查找突发低血糖的原因。对于糖尿病患者,可能是降糖药物使用不当(如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剂量过大等)、饮食与运动不协调等原因;对于非糖尿病患者,可能是空腹时间过长、肝肾功能异常、内分泌疾病(如胰岛素瘤等)等原因。例如,若糖尿病患者近期调整了降糖药物剂量后出现低血糖,需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药物方案。
2.预防复发:根据低血糖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果是药物因素导致,糖尿病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调整药物剂量,规律监测血糖;如果是饮食原因,要保持规律的进食习惯,避免长时间空腹;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肝肾功能不全者,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定期监测相关指标,预防低血糖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