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得缺铁性贫血怎么办
缺铁性贫血是因体内铁缺乏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的贫血,孕妇高发与孕期血容量增加、胎儿需铁及饮食摄入不足等有关。可通过血常规、血清铁蛋白等检查评估,饮食上要增加富含铁及维生素C食物摄入,效果不佳或严重时遵医嘱补铁,孕妇还需定期产检、注意休息活动、避免影响铁吸收因素及调节心理。
一、缺铁性贫血的定义与孕妇高发原因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引起的一种贫血。孕妇高发缺铁性贫血主要是因为孕期血容量增加,胎儿生长发育需要铁,而孕妇饮食中铁摄入不足等原因。孕期血容量平均增加约1500ml,需额外储存约600mg铁来满足胎儿生长和胎盘发育,若孕妇日常饮食中铁含量不能满足需求,就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二、孕期缺铁性贫血的评估方法
1.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浓度是重要指标,孕妇血红蛋白<110g/L可考虑缺铁性贫血,同时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等也会有相应变化。通过血常规能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贫血及大致贫血程度。
2.血清铁蛋白测定:血清铁蛋白是体内储存铁的指标,血清铁蛋白<20μg/L提示储存铁缺乏,<12μg/L可诊断缺铁性贫血,能较早反映铁储备情况。
3.血清铁、总铁结合力等检查: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升高,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等也有助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
三、饮食调整改善缺铁性贫血
1.增加富含铁食物摄入:
红色肉类:如牛肉、猪肉等,每100g红肉中含铁量较高,且铁的吸收率相对较好。孕妇可适当每周食用2-3次红肉,每次50-100g左右。
动物肝脏:猪肝等动物肝脏含铁量丰富,同时还含有其他造血所需的营养物质,每周可食用1-2次,每次50g左右。
豆类及豆制品:像红豆、黑豆、黄豆等,以红豆为例,每100g红豆含铁约7.4mg,可通过煮粥、打豆浆等方式摄入,每日可适量食用。
绿叶蔬菜:菠菜等绿叶蔬菜含铁,且富含维生素C等,能促进铁的吸收,每天应保证摄入一定量的绿叶蔬菜,如每餐可搭配100-150g的绿叶蔬菜。
2.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橙子、柠檬、猕猴桃等水果以及西兰花、青椒等蔬菜中富含维生素C,孕妇可每天摄入一定量的此类食物,如每天吃1-2个橙子或一杯猕猴桃汁,每餐搭配一份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
四、铁剂补充(遵循医疗原则)
在饮食调整效果不佳或贫血较严重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铁剂有多种剂型,如硫酸亚铁等,但具体药物需由医生根据孕妇情况选择。
五、特殊人群(孕妇)温馨提示
1.定期产检:孕妇要按时进行产检,监测血红蛋白等指标变化,以便及时发现贫血情况并调整治疗方案。因为随着孕期进展,对铁的需求不断增加,定期产检能动态了解孕妇铁营养状况。
2.注意休息与活动: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但也不宜长时间卧床,可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等,每次散步时间可控制在15-3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这样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也利于铁的吸收和利用。
3.避免影响铁吸收的因素:避免同时饮用浓茶、咖啡等,因为茶和咖啡中的鞣酸会抑制铁的吸收。孕妇应尽量在餐后1-2小时后再饮用茶或咖啡,而在进餐时可选择喝牛奶等促进铁吸收的饮品,但要注意牛奶与铁剂服用时间间隔开,一般间隔1-2小时。
4.心理调节:孕妇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因贫血产生焦虑等不良情绪,因为不良情绪可能会影响身体的新陈代谢等,不利于贫血的改善。家人也应给予孕妇更多的关心和陪伴,帮助孕妇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