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缺铁性贫血怎么补
儿童缺铁可通过饮食和铁剂补充来纠正,饮食上要选富含铁的动植物性食物并遵循安排原则,铁剂补充需遵医嘱并注意服用事项,还需定期监测相关指标,早产儿和有基础疾病儿童补铁有特殊注意事项。
一、饮食补充
1.富含铁的食物选择:
动物性食物:红肉(如牛肉、猪肉等)是铁的良好来源,每100克红肉中含铁量相对较高,且为血红素铁,吸收率较高。例如,每100克牛肉约含铁2.8毫克左右。动物肝脏也是极佳的铁来源,猪肝每100克含铁量可达22.6毫克,不过由于肝脏是代谢器官,对于儿童应适量食用,每周1-2次较为合适。此外,血制品如鸭血、猪血等含铁量也很丰富,每100克鸭血含铁约30.5毫克,且容易被人体吸收,可适当给儿童食用。
植物性食物:一些豆类含铁量也较为可观,像每100克黄豆含铁约8.2毫克。绿叶蔬菜中菠菜含铁量相对较高,每100克菠菜约含铁2.9毫克,但植物性食物中的铁为非血红素铁,吸收率相对较低。为了提高植物性食物中铁的吸收率,可以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一起食用,因为维生素C能促进非血红素铁的吸收,例如在吃菠菜时搭配橙子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2.饮食安排原则:
对于婴儿,4-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时,可逐渐引入含铁丰富且易吸收的食物,如强化铁的婴儿米粉等。随着年龄增长,合理搭配上述各类食物,保证每日铁的摄入量达到推荐量。1岁-3岁儿童每日铁的推荐摄入量约为9毫克,4岁-6岁约为10毫克等。要注意饮食的均衡,避免儿童养成挑食、偏食的习惯,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的综合摄入,除了铁之外,还需要蛋白质、维生素等其他营养物质来辅助铁的吸收和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
二、铁剂补充(若需)
1.铁剂选择:
当通过饮食补充无法满足儿童铁需求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铁剂。常见的有硫酸亚铁等铁剂,但要注意铁剂的口感等因素,选择儿童相对容易接受的剂型。
2.使用注意事项:
铁剂可能会对胃肠道有一定刺激,所以一般建议在饭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不适。同时,铁剂不应与牛奶、茶等同时服用,因为牛奶中的钙等物质会影响铁的吸收,茶中的鞣酸会与铁结合,降低铁的吸收率。
三、定期监测
1.监测指标:
定期检测儿童的血红蛋白水平、血清铁蛋白等指标来评估缺铁性贫血的纠正情况。一般建议在开始补充铁剂后1-2周复查网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升高是铁剂治疗有效的早期指标,之后1个月左右复查血红蛋白等指标,观察贫血纠正的情况。
2.监测频率:
对于正在补充铁剂的儿童,在开始阶段可能需要较频繁地监测,如每1-2周复查一次网织红细胞,每月复查血红蛋白等。当贫血纠正后,也需要定期复查,一般3-6个月复查一次,以确保铁营养状况维持在正常水平,同时根据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等调整后续的饮食或补充方案。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早产儿:
早产儿由于先天储备铁不足,且生长发育相对较快,更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对于早产儿,应更早地开始关注铁的补充,可能在出生后不久就需要在医生评估下进行铁的补充,其铁的补充量和方案可能与足月儿有所不同,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密切监测铁营养状况。
2.有基础疾病儿童:
对于患有慢性消化道疾病等基础疾病的儿童,其铁的吸收可能受到影响,在补充铁剂纠正缺铁性贫血时,除了关注铁剂的补充外,还需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以从根本上改善铁的营养状况。例如,患有慢性肠炎的儿童,肠道对铁的吸收功能下降,在补充铁剂的同时,要规范治疗肠炎,促进肠道功能恢复,从而更好地纠正缺铁性贫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