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指标三项
缺铁性贫血指标三项包括血清铁蛋白、红细胞游离原卟啉、血清铁,分别有其意义,还介绍了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流程及与其他贫血类型的鉴别,血清铁蛋白是体内储存铁指标,降低是缺铁性贫血最早异常,红细胞游离原卟啉铁缺乏时升高,血清铁降低常见于缺铁性贫血,诊断流程是先检血清铁蛋白,结合其他指标,还可与地中海贫血等鉴别。
一、缺铁性贫血指标三项及其意义
(一)血清铁蛋白(SF)
1.意义:是体内储存铁的指标,血清铁蛋白水平降低是缺铁性贫血最早出现的实验室指标异常。一般来说,血清铁蛋白<12μg/L可诊断为缺铁。它能反映机体铁储备情况,在儿童中,不同年龄段正常参考值有所差异,例如新生儿血清铁蛋白为16-322μg/L,6个月-1岁为23-230μg/L等,通过检测血清铁蛋白可以初步判断机体是否缺铁以及缺铁的程度。在女性中,由于月经等因素可能导致铁丢失,血清铁蛋白水平也可能受到影响;对于有慢性疾病史的人群,炎症等因素可能会使血清铁蛋白出现假阳性升高,此时需要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二)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
1.意义:当铁缺乏时,原卟啉不能与铁结合生成血红素,导致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升高。红细胞游离原卟啉>0.9μmol/L(全血)或血液锌原卟啉>0.96μmol/L或FEP/Hb>4.5μg/gHb提示铁缺乏。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其正常参考值有别,儿童的红细胞游离原卟啉正常范围也因年龄而异,比如3个月-6岁儿童红细胞游离原卟啉正常参考值为0.29-0.91μmol/L等。对于生活方式中接触铅等重金属的人群,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升高可能有其他原因,需要鉴别诊断;对于有贫血症状的儿童,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升高结合血清铁蛋白等指标有助于诊断缺铁性贫血。
(三)血清铁(SI)
1.意义:血清铁是指与转铁蛋白结合的铁,血清铁降低常见于缺铁性贫血。血清铁正常参考值因检测方法和人群不同有所差异,成年男性血清铁正常参考值为11-30μmol/L,成年女性为9-27μmol/L。在儿童中,不同年龄段血清铁正常范围也不同,例如1-12岁儿童血清铁正常参考值为9.0-32.2μmol/L等。对于女性,月经周期等因素可能影响血清铁水平;对于患有肝脏疾病等的人群,血清铁代谢会发生变化,需要综合评估。
二、相关衍生需求解释与延伸内容
(一)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流程
1.首先检测血清铁蛋白,若血清铁蛋白降低,再结合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和血清铁等指标进一步判断。如果血清铁蛋白降低,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升高,血清铁降低,基本可以诊断为缺铁性贫血。在儿童中,还需要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阶段对铁需求的影响,比如婴幼儿期生长发育迅速,对铁的需求量大,如果饮食中铁摄入不足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此时更要密切结合各项指标进行诊断。对于女性,除了考虑生理因素导致的铁丢失外,还要考虑是否存在慢性失血性疾病等导致缺铁的原因,通过这些指标的综合检测来明确诊断缺铁性贫血并评估病情。
(二)与其他贫血类型的鉴别
1.例如与地中海贫血鉴别,地中海贫血患者血清铁蛋白一般正常或升高,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可能正常或轻度升高,血清铁正常或升高,通过这些指标与缺铁性贫血的指标进行区分。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地中海贫血的发病率和表现有所不同,儿童地中海贫血需要通过基因检测等进一步明确诊断,而缺铁性贫血则通过铁代谢指标等进行鉴别。对于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群,在鉴别贫血类型时需要重点考虑地中海贫血等遗传性贫血的可能,结合铁代谢指标等进行综合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