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低血糖如何处理
低血糖分为轻度和重度,轻度表现为心悸等症状、血糖2.8-3.9mmol/L,处理是立即进食含糖食物、调整饮食和用药;重度有意识障碍等表现、血糖多低于2.8mmol/L,处理是呼叫急救、用胰高血糖素、静脉注射葡萄糖;纠正后要查找原因并随访观察,轻度随访数小时、重度密切随访关注神经等情况。
一、判断低血糖程度
1.轻度低血糖:患者可能出现心悸、手抖、出汗、饥饿感等症状,血糖值一般在2.8-3.9mmol/L(不同人群正常血糖范围略有差异,成人一般空腹血糖3.9-6.1mmol/L,餐后血糖低于7.8mmol/L,当低于2.8mmol/L时需警惕低血糖,但出现上述症状且血糖在此区间可判断为轻度)。此时患者意识清楚,可自行进食含糖食物。
2.重度低血糖: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等情况,血糖值多低于2.8mmol/L,常因未及时纠正轻度低血糖发展而来或本身存在严重基础疾病导致低血糖难以纠正。
二、轻度低血糖的处理
1.立即进食含糖食物:可选择口服15-20g糖类食品,如葡萄糖片3-5片、含糖饮料150-200ml(约半杯)、蜂蜜1-2汤匙等。一般进食后15分钟左右需复测血糖,观察症状是否缓解。例如,对于正常饮食规律的成人,出现轻度低血糖时快速摄入含糖食物能迅速提升血糖水平,纠正低血糖症状;对于儿童,由于其代谢特点,更需及时补充含糖食物,且选择合适的含糖量,避免过多糖分摄入导致其他问题,但同样要尽快纠正低血糖状态。
2.调整饮食和用药:如果是因用药(如降糖药等)导致的轻度低血糖,在纠正本次低血糖后,需考虑调整用药剂量或用药时间。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要回顾近期饮食、运动与用药的配合情况,确保下次能更好地预防低血糖发生。
三、重度低血糖的处理
1.呼叫急救:当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等重度低血糖表现时,应立即呼叫急救人员,同时将患者放置于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
2.给予胰高血糖素:可肌内或皮下注射胰高血糖素,一般成人剂量为1mg,儿童剂量根据体重适当减少(需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儿童使用胰高血糖素要严格按照体重计算合适剂量)。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升高血糖。注射后需密切观察患者意识恢复情况,若15分钟内患者意识未恢复,可重复注射胰高血糖素。
3.静脉注射葡萄糖:在急救人员到达后,可能会进行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一般成人可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20-40ml,儿童根据体重计算合适剂量(如按1-2g/kg体重计算葡萄糖量)缓慢注射,以快速提升血糖水平,纠正重度低血糖状态。对于有基础疾病如肝肾功能不全等的患者,在使用葡萄糖纠正低血糖时需更谨慎监测血糖及肝肾功能变化,因为这类患者的代谢可能与正常人群不同,过量或过快补充葡萄糖可能会带来额外的代谢负担。
四、低血糖纠正后的后续处理
1.查找低血糖原因:无论是轻度还是重度低血糖纠正后,都要积极查找原因。对于糖尿病患者,要考虑是否是降糖药物使用不当、饮食与运动不匹配等原因;对于非糖尿病患者,可能是由于营养不良、某些内分泌疾病(如胰岛素瘤等)、肝肾功能不全等原因引起。例如,胰岛素瘤患者会反复出现低血糖,需要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如腹部CT等明确病因;对于因营养不良导致低血糖的人群,要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营养均衡。
2.随访观察:轻度低血糖纠正后需随访观察数小时,确保血糖不再下降且症状不再复发;重度低血糖纠正后更需密切随访,观察患者意识恢复情况、神经系统功能等,因为重度低血糖可能对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损伤,需要长期关注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对于儿童重度低血糖,还要特别关注其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发育是否受到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