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做什么检查
血糖检测相关内容包括空腹血糖测定(正常3.9-6.1mmol/L,低于2.8mmol/L伴症状提示低血糖)、随机血糖测定(随机时间测血糖,低于2.8mmol/L伴症状支持低血糖诊断);血浆胰岛素和C肽测定(胰岛素正常5-20mU/L,胰岛素瘤患者常>25mU/L;C肽正常空腹0.8-3.0nmol/L,低血糖时C肽升高提示胰岛素瘤等);饥饿试验(禁食18-72小时,出现低血糖症状且血糖低于2.8mmol/L试验阳性提示胰岛素瘤等,需严密监护);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用于诊断胰岛素分泌异常相关低血糖,正常口服葡萄糖后血糖有相应变化);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筛查胰腺肿瘤,敏感性约60%-70%;CT或MRI对肿瘤显示更清晰,诊断准确率超80%);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儿童需考虑特殊生理状况及指标不同;老年人注意基础疾病影响及症状不典型;糖尿病患者需详询降糖药物使用情况)。
随机血糖测定:随机抽取任意时间的血液测定血糖,无论上次进餐时间及食物摄入量,可及时了解当时的血糖水平,对于怀疑低血糖发作时的即时血糖检测尤为重要,若随机血糖低于2.8mmol/L且有相应症状也支持低血糖诊断。
血浆胰岛素和C肽测定
胰岛素测定:胰岛素由胰腺β细胞分泌,测定血浆胰岛素水平有助于判断低血糖的原因。如果低血糖时胰岛素水平升高,可能提示胰岛素瘤等胰岛素分泌过多相关疾病,因为胰岛素瘤会自主性分泌大量胰岛素导致血糖降低。正常空腹胰岛素水平为5~20mU/L,胰岛素瘤患者空腹胰岛素常>25mU/L。
C肽测定:C肽与胰岛素以等分子数从胰岛β细胞释放,不受外源性胰岛素影响,测定C肽可更好地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低血糖时C肽升高同样提示胰岛素瘤等胰岛素分泌异常情况,C肽正常参考值空腹为0.8~3.0nmol/L。
饥饿试验
让患者禁食,一般禁食18~72小时,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低血糖症状及血糖变化。若在禁食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症状(如心悸、出汗、手抖、饥饿感等)且血糖低于2.8mmol/L,则试验阳性,提示可能存在胰岛素瘤等导致的空腹低血糖症。但该试验有一定风险,需在严密监护下进行,对于有严重心肺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患者应谨慎实施。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按标准方法口服一定量葡萄糖后,间隔一定时间测定血糖及胰岛素等指标。可用于诊断胰岛素分泌异常相关的低血糖,如2型糖尿病早期可能出现餐后低血糖,表现为口服葡萄糖后2~3小时出现低血糖症状,同时伴有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等情况。正常口服葡萄糖后血糖在0.5~1小时达到高峰,一般<11.1mmol/L,2小时恢复至空腹水平,<7.8mmol/L,3小时恢复正常。
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有助于筛查胰腺肿瘤等病变,胰岛素瘤患者部分可通过腹部超声发现胰腺占位,但对于较小的肿瘤可能漏诊,其敏感性约为60%~70%。
CT或MRI检查:对于胰腺肿瘤、垂体瘤等内分泌肿瘤导致的低血糖,CT或MRI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等情况,有助于明确病因,尤其是对于超声未能发现的较小肿瘤,CT或MRI的诊断价值更高,诊断准确率可达80%以上。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低血糖可能由先天性代谢异常等多种原因引起,在进行检查时需考虑儿童的特殊生理状况,如儿童饥饿试验需严格控制禁食时间和监护条件,避免因禁食时间过长导致严重低血糖对儿童脑发育等造成不可逆损伤。同时儿童的胰岛素、C肽等指标参考范围与成人不同,解读检查结果时要充分考虑儿童年龄因素。
老年人:老年人低血糖可能与肝肾功能减退、药物影响(如多种药物联用可能增加低血糖风险)等有关,在进行检查时要注意老年人的基础疾病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如肾功能减退可能影响胰岛素等物质的代谢清除,导致相关指标异常解读需更加谨慎,同时老年人低血糖发作时症状可能不典型,如仅表现为精神差、认知障碍等,需结合多种检查综合判断病因。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可能与降糖药物使用不当等有关,在检查低血糖原因时,除了常规的血糖、胰岛素等检查外,还需详细询问降糖药物的使用情况,如胰岛素、磺脲类药物等的使用剂量、时间等,因为这些因素会显著影响低血糖的发生及检查结果的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