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患者如何补铁
确定补铁途径包括饮食补铁和铁剂补充,饮食补铁要选富含铁的食物并遵循不同人群饮食原则,铁剂补充要根据情况选合适铁剂且注意过量风险;特殊人群补铁各有特点,儿童优先饮食补铁,需注意铁剂耐受性等;孕妇因需求大增需注重补铁,注意铁剂服用时间和监测效果;老年人胃肠功能减退等,需谨慎补铁,选易吸收食物和对胃肠刺激小的铁剂并监测相关指标
一、确定补铁途径
(一)饮食补铁
1.食物选择:富含铁的食物有红肉(如牛肉、猪肉),每100克牛肉中含铁量约为2.8毫克,猪肉约为1.6毫克;动物肝脏,猪肝每100克含铁量可达22.6毫克;还有豆类(如红豆、黑豆),每100克红豆含铁约7.4毫克,黑豆约7毫克;以及绿叶蔬菜(如菠菜,每100克含铁约2.9毫克)等。这些食物中的铁为血红素铁或非血红素铁,血红素铁的吸收利用率相对较高,一般能达到15%-35%,而非血红素铁受膳食因素影响较大,吸收利用率较低,约为2%-20%。
2.饮食原则:对于不同年龄人群有不同要求,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以满足身体对铁的需求,应保证每天摄入一定量的上述富含铁的食物;成年人要注意均衡饮食,避免长期单一饮食导致缺铁;老年人由于胃肠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影响铁的吸收,更要注重饮食中铁的合理摄取。同时,在食用富含非血红素铁食物时,可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柠檬、猕猴桃等,因为维生素C能促进非血红素铁的吸收,例如菠菜搭配橙子一起食用,会增加铁的吸收量。
(二)铁剂补充
1.铁剂种类:常见的铁剂有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硫酸亚铁每片含元素铁约60毫克,富马酸亚铁每片含元素铁约33毫克等。不同铁剂的元素铁含量不同,在选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定。
2.适用情况:当饮食补铁不能满足机体需求时,需要使用铁剂补充。例如,孕妇由于胎儿生长发育对铁的需求量增加,单纯饮食补铁往往不足,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一些患有慢性疾病导致铁吸收障碍或丢失过多的患者,也需要通过铁剂来补充铁元素。但铁剂补充需要谨慎,因为过量补铁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如引起胃肠道不适等。
二、关注特殊人群补铁特点
(一)儿童
1.补铁要点:儿童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缺铁会影响智力发育和身体生长。在补铁时,首先应优先考虑饮食补铁,通过添加富含铁的辅食来补充,如在婴儿6个月后逐渐添加含铁米粉、红肉泥等。如果饮食补铁不足,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儿童铁剂。同时,要注意儿童对铁剂的耐受性,因为儿童胃肠道相对娇嫩,铁剂可能会引起胃肠道刺激,如恶心、呕吐、腹泻等,所以在选择铁剂时要考虑其口感和对胃肠道的刺激性,并且要严格按照医生建议的剂量补充,避免过量补铁对儿童身体造成损害。
2.特殊注意:低龄儿童尽量避免自行随意补铁,必须在医生明确诊断为缺铁性贫血且需要补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同时,要注意观察儿童服用铁剂后的反应,如有无胃肠道不适、大便颜色改变等情况,大便颜色可能会因铁剂的服用而变黑,这是正常现象,但如果出现严重不适要及时就医。
(二)孕妇
1.补铁必要性:孕妇对铁的需求量增加,因为不仅自身需要铁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还要满足胎儿生长发育对铁的需求。孕妇缺铁可能会导致胎儿缺氧、生长受限等不良后果。所以孕妇需要注重铁的补充,饮食上要保证摄入足够的富含铁的食物,如前面提到的红肉、动物肝脏等。如果饮食补铁不足,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
2.补铁注意事项:孕妇在补充铁剂时要注意铁剂对胃肠道的影响,有些孕妇服用铁剂后胃肠道反应较明显,如恶心、呕吐等,可以选择在饭后服用铁剂以减轻胃肠道刺激。同时,要定期监测血常规等指标,了解补铁的效果,根据检查结果调整补铁方案。
(三)老年人
1.补铁特点:老年人胃肠功能减退,铁的吸收能力下降,同时可能存在慢性疾病,如胃肠道疾病、肾脏疾病等,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铁的吸收或导致铁丢失增加。所以老年人补铁需要更加谨慎,首先要通过饮食尽量保证铁的摄入,选择容易消化吸收的富含铁的食物。如果需要补充铁剂,要选择对胃肠道刺激较小的铁剂,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同时要密切监测铁代谢相关指标以及肝肾功能等,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对铁剂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过量补铁可能会加重肝肾功能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