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五项代谢指标
血清铁是反映机体铁储存指标之一,降低常见于缺铁性贫血等,升高可见于铁利用障碍等;总铁结合力反映转铁蛋白水平,缺铁性贫血时升高,肝脏疾病等时降低;转铁蛋白饱和度是血清铁与总铁结合力百分比,缺铁性贫血时明显降低,铁过载时升高;血清铁蛋白是反映体内铁储备最敏感指标,缺铁性贫血时明显降低,铁过载时显著升高;红细胞游离原卟啉缺铁性贫血时升高,长期接触铅等重金属或有缺铁性贫血病史时也会升高
一、血清铁(SI)
1.意义:血清铁是指与转铁蛋白结合的铁,是反映机体铁储存的指标之一。正常成年男性血清铁浓度约为11-30μmol/L,成年女性约为9-27μmol/L。血清铁降低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因为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或丢失过多等原因导致体内铁缺乏时,与转铁蛋白结合的铁减少;血清铁升高可见于铁利用障碍(如铅中毒)、铁过载(如血色病)等情况。年龄方面,儿童由于生长发育迅速,对铁的需求大,不同年龄段血清铁参考值不同,婴儿血清铁可略高于成人;性别上,一般成年女性因月经等生理因素,血清铁水平可能略低于男性;生活方式中,长期素食、节食等可能导致铁摄入不足,影响血清铁水平;病史方面,有慢性失血性疾病(如消化道溃疡出血、月经过多等)的患者,血清铁常降低。
二、总铁结合力(TIBC)
1.意义:总铁结合力是指血清中转铁蛋白能与铁结合的总量,反映转铁蛋白的水平。正常成人总铁结合力约为50-77μmol/L。缺铁性贫血时,转铁蛋白合成增加,总铁结合力升高;肝脏疾病、肾病等导致转铁蛋白合成减少时,总铁结合力降低。年龄对TIBC有影响,儿童的转铁蛋白功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参考值也有差异;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生理阶段,TIBC可能有一定波动;生活方式中,营养状况不佳可能影响转铁蛋白合成从而影响TIBC;病史方面,肝脏疾病患者肝脏合成转铁蛋白能力下降,TIBC会降低。
三、转铁蛋白饱和度(TS)
1.意义:转铁蛋白饱和度是血清铁与总铁结合力的百分比,即TS=(血清铁/总铁结合力)×100%。正常参考值约为33%-55%。缺铁性贫血时,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升高,所以转铁蛋白饱和度明显降低;铁过载时,血清铁升高,总铁结合力正常或降低,转铁蛋白饱和度升高。年龄因素会影响转铁蛋白饱和度的正常范围,儿童处于生长阶段,转铁蛋白饱和度的参考值与成人不同;性别上,成年女性因生理特点可能使转铁蛋白饱和度有一定差异;生活方式中,饮食中铁摄入情况会影响血清铁进而影响转铁蛋白饱和度;病史方面,有缺铁性贫血病史的患者转铁蛋白饱和度会降低,而铁过载相关疾病患者转铁蛋白饱和度会升高。
四、血清铁蛋白(SF)
1.意义:血清铁蛋白是铁的储存形式,是反映体内铁储备最敏感的指标。正常成年男性血清铁蛋白约为30-400μg/L,成年女性约为15-150μg/L。缺铁性贫血时,血清铁蛋白明显降低;铁过载时,血清铁蛋白显著升高;肝脏疾病、慢性炎症等情况也可能影响血清铁蛋白水平,例如慢性炎症时血清铁蛋白会升高,但此时体内铁可能是相对缺乏的,属于铁代谢的异常情况。年龄方面,儿童的血清铁蛋白参考值随年龄不同而变化,婴儿血清铁蛋白水平相对较高;性别上,成年女性在月经等生理情况下,血清铁蛋白一般在正常范围内,但如果有缺铁等情况会降低;生活方式中,长期酗酒等可能影响肝脏功能从而影响血清铁蛋白;病史方面,有肝脏疾病病史的患者血清铁蛋白可能异常,如肝硬化患者血清铁蛋白可能升高或降低,需结合具体病情判断。
五、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
1.意义:红细胞游离原卟啉是未与铁结合的原卟啉,缺铁性贫血时,由于铁缺乏,原卟啉不能与铁结合生成血红素,导致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升高。正常参考值因检测方法不同略有差异,一般成年男性FEP约为0.29-0.75μmol/L红细胞,成年女性约为0.23-0.63μmol/L红细胞。年龄因素会影响红细胞游离原卟啉的参考值,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红细胞代谢等与成人不同,FEP参考值有差异;性别上,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导致的FEP参考值不同,但在生理状态下可能有微小变化;生活方式中,长期接触铅等重金属会干扰铁代谢,导致FEP升高;病史方面,有缺铁性贫血病史的患者FEP会升高,而其他原因导致的贫血(如巨幼细胞贫血等)FEP一般正常或轻度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