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怎么办
发生低血糖时要立即补充糖分,选合适快速升糖食物,15分钟后复测,未缓解再补;缓解后要补充长效碳水化合物并查找原因;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要选适用升糖食物、多观察,老年要密切监测血糖、考虑基础病,妊娠期要关注自身和胎儿、均衡饮食、遵医嘱用药。
一、立即补充糖分
1.选择合适的快速升糖食物:当发生低血糖时,应尽快摄入能快速升高血糖的食物。比如可以选择口服15-20克糖类,常见的有葡萄糖片,一般来说2-5片葡萄糖片即可;也可以选择喝150-200毫升的果汁,如苹果汁、橙汁等,因为果汁中含有较多的糖分,能快速被人体吸收以提升血糖水平;还可以吃几块方糖或者喝半杯甜饮料(如可乐等含糖饮料)。对于儿童低血糖患者,由于其身体对糖分的需求和耐受情况与成人有差异,更推荐选择葡萄糖凝胶等儿童适用的快速升糖产品,因为其口感相对较好且能更精准地控制糖分摄入。
2.等待15分钟后复测血糖:在摄入糖分15分钟后,需要再次测量血糖水平,以评估血糖升高的情况。如果血糖仍然低于3.9mmol/L,或者低血糖症状没有得到缓解,需要重复补充糖分。
二、明确低血糖缓解后的后续处理
1.补充长效碳水化合物:在血糖恢复正常后,为了防止低血糖再次发生,需要补充一些长效的碳水化合物来维持血糖的稳定。可以选择吃一些全麦面包、无糖饼干或者一杯牛奶等。例如吃2-3片全麦面包,全麦面包富含膳食纤维,能缓慢释放能量,有助于维持血糖的稳定;喝一杯200毫升左右的牛奶,牛奶中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也能起到补充能量的作用。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在选择后续食物时需要更加谨慎,要根据自身的血糖控制目标和饮食计划来选择合适的食物,并且密切关注血糖的变化情况。
2.查找低血糖原因:需要进一步寻找导致低血糖发生的原因,这对于预防再次发生低血糖非常重要。如果是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可能与降糖药物使用不当有关,比如降糖药物剂量过大、用药时间与进餐时间不匹配等;也可能是饮食摄入不足、运动量突然增加等原因引起。对于非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可能的原因包括营养不良、某些内分泌疾病(如胰岛素瘤等)、肝肾功能不全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检查,如检查血糖、胰岛素、C肽、肝肾功能等相关指标,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三、特殊人群低血糖的注意事项
1.儿童低血糖: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低血糖对其神经系统等的影响更为明显。在处理儿童低血糖时,除了按照上述方法补充糖分外,要特别注意选择儿童适用的、安全的升糖食物。同时,要了解儿童近期的饮食情况、是否有感染等可能导致低血糖的诱因。例如,对于正在上学的儿童,家长要提醒学校老师注意儿童的血糖情况,在学校准备一些适合儿童的备用糖果等升糖食物,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低血糖情况。而且儿童低血糖后可能无法准确表达自身感受,家长和老师要多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行为表现等,如是否出现哭闹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
2.老年低血糖: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对低血糖的感知能力可能下降,而且老年人常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低血糖可能会诱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老年低血糖患者在补充糖分后,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因为老年人的血糖波动可能较大。在寻找低血糖原因时,要考虑到老年人可能存在的肝肾功能减退等情况,这些因素可能影响药物的代谢和血糖的调节。例如,老年人使用某些降糖药物时,由于肝肾功能减退,药物清除减慢,更容易发生低血糖,所以在调整治疗方案时需要更加谨慎。同时,老年低血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规律饮食,避免空腹时间过长,外出时要随身携带糖果等升糖食物,并告知身边人低血糖的处理方法。
3.妊娠期低血糖:妊娠期女性发生低血糖需要特别关注,因为不仅关系到自身健康,还影响胎儿的发育。妊娠期低血糖患者在补充糖分后,要注意饮食的均衡和营养。要保证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少食多餐。例如,每天可以分为5-6餐,在两餐之间适当加餐,选择一些健康的加餐食品,如低脂酸奶、一小把坚果等。同时,妊娠期低血糖患者要密切监测血糖,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如果是由于妊娠剧吐等原因导致的低血糖,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应的治疗和营养支持。并且妊娠期女性在使用任何药物前都要咨询医生,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血糖,避免因药物使用不当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