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会引起什么疾病
缺铁性贫血会多方面影响健康,在免疫系统方面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更易患感染性疾病;在心血管系统会致心脏功能改变、引起血液流变学改变;在消化系统有消化系统症状且可能增加某些消化系统疾病风险;在神经系统导致神经功能异常及对神经发育和认知有长期影响。
一、免疫系统相关疾病风险增加
缺铁性贫血时,铁是参与免疫细胞功能的重要元素,铁缺乏会影响中性粒细胞的杀菌活性等免疫功能,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罹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等)、胃肠道感染等。研究表明,缺铁性贫血患者发生反复感染的概率显著高于非缺铁性贫血人群,因为铁对于吞噬细胞发挥正常的吞噬和杀菌作用至关重要,缺铁会导致吞噬细胞功能受损,从而降低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能力。在儿童群体中,缺铁性贫血患儿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且感染后病程往往更长,恢复更慢,这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铁的需求量大,若存在缺铁性贫血则免疫功能更易受影响密切相关;对于老年人,本身免疫功能逐渐衰退,缺铁性贫血会进一步削弱其免疫防御机制,使得他们更易遭受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引发各类感染性疾病。
二、心血管系统相关影响
1.心脏功能改变:长期缺铁性贫血会导致心脏代偿性增大以满足机体对氧的需求,进而可能引发贫血性心脏病。心脏为了泵出足够的氧含量来供应全身组织,会增加收缩力和心率,长时间的这种代偿机制会使心肌肥厚,最终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有研究显示,缺铁性贫血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较正常人群升高,提示存在心肌肥厚的倾向,随着贫血的纠正,部分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可逐渐改善,但如果贫血持续时间过长,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心脏损害。在女性群体中,由于月经失血等因素相对更易发生缺铁性贫血,若不及时纠正,更易出现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影响,因为女性在生理周期中对铁的需求增加,且存在慢性失血的潜在风险;对于患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本身心脏功能就相对较弱,缺铁性贫血会进一步加重心脏的负担,增加心力衰竭等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2.血液流变学改变:缺铁性贫血时,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血液黏稠度相对发生变化,为了保证组织灌注,机体可能会通过调节血液流变学来适应,但长期的这种代偿可能会带来不利影响。红细胞数量减少、血红蛋白浓度降低,使得血液携氧能力降低,心脏需要更努力地工作来运输氧,同时血液黏稠度的改变可能影响微循环的灌注,增加外周血管的阻力等,进而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多方面的不良影响,如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风险等,虽然目前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大量临床观察和研究已发现缺铁性贫血与心血管系统不良结局存在关联。
三、消化系统相关表现及影响
1.消化系统症状:缺铁性贫血可引起消化系统的一系列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胀、腹泻或便秘等。这是因为铁缺乏会影响胃肠道黏膜的功能,导致黏膜萎缩、胃酸分泌减少等。例如,缺铁会使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更新障碍,黏膜屏障功能减弱,进而影响消化和吸收功能,出现上述消化系统症状。在儿童中,由于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缺铁性贫血导致的消化系统症状可能更为明显,会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入和吸收,进一步加重贫血的程度,形成恶性循环;对于老年人群,本身胃肠道功能逐渐衰退,缺铁性贫血更易引起消化系统的紊乱,且可能被误认为是胃肠道本身疾病所致,而延误对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和治疗。
2.影响其他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长期缺铁性贫血可能会增加某些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如胃十二指肠溃疡等。有研究推测,可能与缺铁导致胃肠道黏膜防御机制受损,使得胃肠道更容易受到胃酸等的侵蚀有关。当存在缺铁性贫血时,胃肠道黏膜的修复能力下降,对于已经存在的胃肠道黏膜损伤更难修复,从而可能促进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在女性中,若合并有月经相关的缺铁性贫血,同时又存在胃肠道相关危险因素,如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患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风险会进一步升高。
四、神经系统相关影响
1.神经功能异常:缺铁性贫血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导致患者出现精神行为异常,如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这是因为铁是神经系统发育和功能维持所必需的元素,缺铁会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和代谢等。例如,铁参与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合成过程,缺铁会导致这些神经递质合成减少,从而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在儿童时期,缺铁性贫血对神经系统的发育影响更为关键,可能会影响智力发育和认知功能,长期缺铁性贫血的儿童在学习能力、注意力等方面可能会表现出较同龄人差的情况;对于老年人,缺铁性贫血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可能会加重认知障碍等问题,因为老年人本身神经系统功能逐渐衰退,缺铁进一步影响其神经功能,可能加速认知功能的下降。
2.对神经发育和认知的长期影响: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铁是神经系统发育的重要营养物质,胎儿期和婴幼儿期是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此阶段若发生缺铁性贫血,会干扰神经细胞的增殖、分化和髓鞘形成等过程,可能导致长期的神经发育和认知功能损害。有研究追踪发现,儿童期曾患缺铁性贫血且未及时纠正的个体,在青少年期和成年期可能存在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较正常人群偏低的情况,这种影响可能是不可逆的,会对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