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乳糖不耐受的危害
大人乳糖不耐受会在营养吸收、消化系统、生活方式及特殊人群等多方面产生影响,长期不管理还存在潜在风险,如致慢性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等,会影响身体多系统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等。
一、营养吸收障碍方面
大人乳糖不耐受时,乳糖无法在小肠内被乳糖酶充分分解,未被分解的乳糖进入结肠后,会被肠道细菌发酵,产生气体,如氢气、二氧化碳等,同时导致肠道渗透压改变。这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例如钙、镁等矿物质的吸收可能会受到干扰,长期如此可能引起骨质疏松等问题,因为钙的吸收不良会使骨骼中的钙流失风险增加;维生素B族的吸收也可能受影响,进而影响机体的能量代谢等多种生理功能。
二、消化系统不适方面
1.肠道蠕动异常:乳糖不耐受引发的肠道内环境改变会刺激肠道蠕动加快,导致腹泻。频繁腹泻会使肠道黏膜受到损伤,影响肠道的屏障功能,使肠道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而且腹泻还会导致水分和电解质大量丢失,若不及时补充,可能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严重时会影响心脏等重要器官的功能。
2.腹痛腹胀:未被分解的乳糖在结肠被发酵产生气体,会引起腹胀,气体的刺激还可能导致肠道痉挛,引发腹痛。长期的腹痛腹胀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食欲下降,进而影响整体的营养状况。
三、对生活方式的影响方面
1.饮食受限:由于乳糖不耐受,患者需要避免食用乳制品,这会限制其饮食的多样性。例如,很多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奶酪等不能正常摄入,若不能通过其他途径补充足够的钙,就会增加上述营养吸收障碍相关问题的发生风险。而且在社交场合中,也会因为不能食用乳制品而受到一定限制,影响生活的便利性和心理状态。
2.工作学习影响:频繁的腹泻、腹痛等症状可能会干扰患者的工作和学习效率。例如,在工作时可能会因为腹部不适而无法集中精力,在学习时也可能因为身体的不适而影响知识的吸收和掌握,长期下来可能会对工作和学业产生不利影响。
四、特殊人群需特别关注的情况
1.老年人:老年人本身消化功能逐渐衰退,乳糖不耐受可能会加重营养缺乏的情况。例如,钙吸收不良会加速骨质疏松的进展,而老年人一旦发生骨质疏松,骨折的风险会大大增加。同时,老年人的脏器功能相对较弱,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对其身体的影响更为严重,可能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
2.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果本身患有胃肠道疾病,如胃溃疡、肠炎等,乳糖不耐受引起的肠道不适可能会加重原有的病情。例如,腹泻可能会刺激胃溃疡面,导致病情复发或加重;对于肠炎患者,肠道的进一步损伤可能会使肠炎难以控制。另外,患有糖尿病的乳糖不耐受患者在选择替代食品时需要更加谨慎,因为一些无乳糖的乳制品替代品可能含有较高的糖分,需要监测血糖变化。
五、长期影响的潜在风险
长期的乳糖不耐受如果没有得到良好的管理,可能会导致慢性营养不良。慢性营养不良会使机体的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患上各种感染性疾病。而且还可能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相关的代谢过程(虽然成人与儿童不同,但长期的营养失衡也会对身体的各个系统功能产生不良的累积效应),例如影响肌肉的正常功能,导致肌肉无力等情况,进而影响日常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