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破裂的症状和体征
脾破裂有症状和体征表现,症状主要是腹痛(多为左上腹或全腹,程度、性质随病情进展变化,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及失血性休克表现(轻、中、重度休克有不同表现,不同性别、生理状态、生活方式、病史人群表现有差异);体征包括腹部体征(压痛反跳痛以左上腹为主、腹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阳性,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病史人群体征有差异)和其他体征(贫血貌,不同性别、年龄、病史人群贫血貌观察及表现有差异)。
一、症状表现
1.腹痛:是脾破裂最常见的症状,多为左上腹或全腹疼痛,疼痛程度不一,初始可能较轻,随着病情进展可逐渐加重,疼痛性质可为持续性胀痛或剧痛,疼痛可因体位变动而加剧,例如患者移动身体、咳嗽等动作可能会使腹痛明显加重。这是因为破裂的脾脏刺激腹膜,引起腹膜刺激症状。不同年龄人群腹痛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因表述不清而表现为哭闹不安等;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本身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可能腹痛表现不典型,但仍需高度警惕脾破裂可能。
2.失血性休克表现:当脾破裂导致大量出血时,患者可出现失血性休克相关症状。轻度休克时患者可能有面色苍白、口渴、脉搏加快等表现,脉搏可增快至100次/分钟左右;中度休克时患者面色苍白更加明显,口唇肢端发绀,脉搏细速,可达120次/分钟以上,收缩压可降至90mmHg以下;重度休克时患者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皮肤湿冷,脉搏微弱难触及,收缩压可低于70mmHg以下。不同性别在休克表现上无本质差异,但女性在月经期等特殊生理状态下,失血耐受可能相对男性稍差。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酗酒等可能影响机体的凝血功能等,使脾破裂后出血情况更严重,增加休克发生风险。有慢性疾病病史的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本身机体代偿能力可能下降,发生休克时病情进展可能更快。
二、体征表现
1.腹部体征
压痛与反跳痛:腹部有明显的压痛,以左上腹为主,同时伴有反跳痛,这是腹膜刺激征的表现,是由于脾破裂后血液刺激腹膜所致。不同年龄患者腹部体征敏感度不同,儿童由于腹壁较薄,压痛反跳痛可能更明显;对于肥胖患者,由于脂肪层较厚,压痛反跳痛可能不典型,但仍可通过深部触诊等方法发现。
腹肌紧张:腹部肌肉可出现紧张,尤其是左上腹区域。在小儿群体中,腹肌紧张程度可能因小儿的耐受程度等有所不同;老年患者由于肌肉力量减弱等原因,腹肌紧张可能相对不明显,但仍存在腹膜刺激的病理基础。
移动性浊音:当腹腔内出血量较多时,可出现移动性浊音阳性。这是因为血液积聚在腹腔低处,通过叩诊可发现浊音区随体位改变而移动。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卧床的患者,发生移动性浊音阳性的时间可能相对较早,因为卧床不利于血液的流动分布。
2.其他体征
贫血貌:由于失血,患者可出现面色、睑结膜、甲床等部位苍白,这是贫血的表现。不同性别贫血貌的观察可能通过不同部位体现,女性可能更关注面色和睑结膜,男性可能更关注面色和甲床等。年龄较小的儿童贫血貌可能通过口唇颜色等观察,婴儿口唇可呈苍白色泽;老年患者由于皮肤松弛等,面色苍白可能更易观察到。有慢性贫血病史的患者,对本次脾破裂导致的失血耐受性可能相对较差,贫血貌出现可能更迅速且程度更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