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母乳忌口
乳糖不耐受是因乳糖酶缺乏致母乳中乳糖不能正常消化吸收引发非感染性腹泻,婴儿明确乳糖不耐受需调整母乳中乳糖摄入,母亲要避免高乳糖食物,调整后观察婴儿症状,特殊人群婴儿母亲要保证自身营养均衡,婴儿要注意臀部清洁干燥。
一、乳糖不耐受的定义及成因
乳糖不耐受是由于乳糖酶分泌不足,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所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又称乳糖酶缺乏症。母乳中的乳糖需在乳糖酶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才能被肠道吸收,乳糖不耐受患儿因乳糖酶缺乏,乳糖不能正常消化吸收,在肠道被细菌分解发酵,产生气体,刺激肠道,导致腹泻等症状。
二、母乳中乳糖与乳糖不耐受的关系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但对于乳糖不耐受的婴儿,母乳中的乳糖是引发其症状的关键因素。如果婴儿明确为乳糖不耐受,通常需要对母乳中的乳糖摄入进行调整。
三、具体的母乳忌口相关要点
1.母亲饮食中高乳糖食物的避免:母亲应避免食用高乳糖含量的食物,如牛奶、奶酪、奶油、冰淇淋等。因为母亲摄入这些食物后,乳汁中的乳糖含量会升高,婴儿食用后会加重乳糖不耐受症状。例如,有研究表明,母亲大量摄入牛奶后,婴儿粪便中的乳糖含量会明显增加,腹泻等症状可能加重。
2.观察婴儿反应调整:母亲在调整饮食后,需要密切观察婴儿的症状变化。如果婴儿腹泻、腹胀等症状明显改善,说明调整有效;如果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需要进一步考虑其他可能因素或咨询医生。对于不同年龄的婴儿,年龄越小,对乳糖不耐受的反应可能越敏感,需更精细观察。例如,新生儿对乳糖不耐受的耐受程度较低,母亲饮食调整后观察的时间可能需要相对更短,以更快判断调整效果。对于有特殊病史的婴儿,如有先天性肠道疾病等情况,母亲饮食调整时更要谨慎,因为这些婴儿的肠道功能可能更脆弱,对乳糖变化的耐受性更差。
四、特殊人群(婴儿)的温馨提示
对于乳糖不耐受婴儿的母亲,要注意保证自身营养均衡,虽然需要避免高乳糖食物,但可以通过其他食物补充营养,如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的奶制品替代,或从豆类、蛋类、肉类等食物中获取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同时,要按照婴儿的生长发育需求,保证婴儿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若对婴儿营养状况有疑虑,应及时咨询儿科医生,进行专业的营养评估和指导。对于婴儿,要保持臀部清洁干燥,因为乳糖不耐受导致腹泻时,粪便对臀部皮肤刺激较大,容易引起红臀等问题,每次换尿布后可用清水清洗臀部并涂抹护臀膏等进行防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