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乳糖不耐受症状怎么治
成人乳糖不耐受可通过饮食调整(选低乳糖或无乳糖食品、增其他碳水及营养摄入)、酶制剂补充(用乳糖酶制剂分解乳糖)来缓解,还需考虑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个性化管理,孕妇及老年乳糖不耐受人群有特殊注意事项。
一、饮食调整
1.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食品:可选用低乳糖牛奶、酸奶(部分发酵充分的酸奶乳糖含量较低)等。有研究表明,发酵型乳制品中乳酸菌等微生物会分解部分乳糖,使得乳糖不耐受人群饮用后不适症状减轻。例如,一些经过长时间发酵的酸奶,乳糖含量可降低至较低水平,能被大部分乳糖不耐受成人较好耐受。
2.增加膳食中其他碳水化合物及营养物质摄入:保证碳水化合物的合理搭配,如适量增加全谷物食物的摄入,同时注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以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全谷物富含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其碳水化合物组成相对复杂,对于乳糖不耐受人群可作为稳定的能量来源补充。
二、酶制剂补充
1.使用乳糖酶制剂:在进食含乳糖的食物前服用乳糖酶制剂,乳糖酶可分解食物中的乳糖,使其变为容易消化吸收的半乳糖和葡萄糖。临床研究发现,正确使用乳糖酶制剂能有效缓解乳糖不耐受引起的腹胀、腹泻等症状,且安全性较好,多数成人使用后能较好耐受含乳糖食物。
三、个性化管理考虑因素
1.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成人乳糖不耐受的表现可能有差异,但总体治疗原则类似。对于老年成人,需更关注整体营养状况,在饮食调整时要综合考虑其消化功能衰退等情况,选择更易消化吸收的低乳糖或无乳糖食品及合适的酶制剂补充方式。
2.生活方式:若成人有频繁外出就餐等生活方式,需提前规划饮食,如选择提供低乳糖食品的餐厅,或自行携带合适的低乳糖食物及乳糖酶制剂以备不时之需。经常运动的成人要注意在补充能量时合理选择含乳糖或低乳糖的食物来满足运动后的能量需求。
3.病史:若成人有其他消化系统基础病史,如胃炎、肠炎等,在选择治疗方式时需更加谨慎。例如有胃炎病史的成人,使用某些酶制剂时需考虑对胃黏膜的影响,饮食调整时要避免选择对胃黏膜刺激较大的含乳糖食物,而优先选择对胃黏膜刺激小且能提供合适能量的低乳糖食品等。
四、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对于孕妇这一特殊人群,乳糖不耐受时要保证充足营养供给胎儿。饮食上可选择孕妇适用的低乳糖奶制品等,同时在使用酶制剂等治疗方式时需咨询医生,因为要考虑药物对胎儿的潜在影响,以确保自身营养摄入和胎儿健康不受影响。老年乳糖不耐受人群,由于其消化功能减退,在饮食调整时要注意食物的细腻程度等,酶制剂补充也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因不当使用影响营养吸收和身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