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查乳糖不耐受
介绍了四种判断乳糖不耐受的方法,氢呼气试验通过检测呼气中氢气浓度变化判断,乳糖耐量试验通过检测口服乳糖前后血糖变化判断,粪便酸度和还原糖检测通过检测粪便酸度和还原糖含量辅助判断,基因检测通过检测乳糖酶基因多态性判断,且不同方法针对不同人群有相应操作注意事项。
一、氢呼气试验
1.原理:乳糖不耐受患者由于肠道内缺乏乳糖酶,无法充分消化摄入的乳糖,未被消化的乳糖到达结肠后被肠道细菌分解,产生氢气等气体,通过检测呼气中氢气的浓度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乳糖不耐受。
2.操作方法:患者需空腹口服一定量的乳糖溶液,然后定时收集呼气样本进行检测。一般来说,口服乳糖后若呼气氢浓度较基础值升高10ppm以上,可考虑乳糖不耐受。该方法不受年龄限制,但对于婴幼儿等不能很好配合呼气收集的特殊人群可能有一定难度,需要医护人员协助操作。对于儿童,要注意安抚其情绪,确保呼气收集的准确性。
二、乳糖耐量试验
1.原理:通过检测口服一定量乳糖前后血糖的变化来判断。正常情况下,摄入乳糖后在乳糖酶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被吸收,血糖会升高;而乳糖不耐受患者由于乳糖酶缺乏,血糖升高不明显。
2.操作方法:先测定空腹血糖,然后口服一定剂量的乳糖(按体重计算,一般为1.75g/kg),之后在不同时间点测定血糖。如果服糖后2小时血糖较空腹血糖升高不足1.1mmol/L,提示乳糖不耐受。对于婴幼儿,要准确控制乳糖的口服剂量,并且密切观察其反应,因为婴幼儿对血糖变化的耐受和成人有差异,需特别注意采血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三、粪便酸度和还原糖检测
1.原理:乳糖不耐受时,未消化的乳糖在肠道被细菌发酵,产生酸性物质,使粪便酸度降低,同时产生还原糖。通过检测粪便的酸度和还原糖含量来辅助判断。
2.操作方法:收集患者的粪便样本,检测其中的酸度和还原糖。如果粪便pH值升高,还原糖检测呈阳性,提示可能存在乳糖不耐受。对于幼儿,收集粪便样本时要注意清洁取材部位,避免污染,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特殊人群如患有肠道疾病的儿童,粪便的正常菌群等情况可能影响检测结果,需要综合判断。
四、基因检测
1.原理:乳糖不耐受与乳糖酶基因的多态性有关,通过检测相关基因的突变情况来判断个体是否容易发生乳糖不耐受。
2.操作方法:采集外周血或其他组织样本进行基因检测分析。这种方法对于有家族遗传倾向的人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例如家族中有多人出现乳糖不耐受情况时,可通过基因检测提前了解个体是否携带相关易感基因。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基因检测的操作流程基本一致,但在样本采集时要考虑到儿童的配合程度等因素,确保样本采集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