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怎么办
乳糖不耐受因体内乳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致摄入乳糖不能充分消化吸收,引发症状,有不同类型及影响人群。可通过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食品、增加其他钙源摄入、补充乳糖酶制剂来调整。婴幼儿要关注生长发育等,老年人要注意饮食均衡等,肠道疾病人群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及用药。
一、明确乳糖不耐受的原因
乳糖不耐受是由于体内乳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使得摄入的乳糖不能在小肠内被充分消化吸收,进入大肠后被肠道细菌发酵分解,从而引起腹胀、腹泻、腹痛等一系列症状。其发生可能与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如肠炎等疾病导致小肠黏膜受损,影响乳糖酶分泌)以及成人型乳糖酶缺乏(随年龄增长,乳糖酶活性逐渐下降)等因素有关。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出现乳糖不耐受情况,婴幼儿若发生乳糖不耐受,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因为乳糖是其重要营养来源之一;成年人则可能因饮食结构改变等出现相关症状。
二、饮食调整策略
1.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食品:市面上有很多低乳糖牛奶,是通过乳糖酶水解技术将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适合乳糖不耐受人群饮用;还有无乳糖奶粉,适用于婴儿乳糖不耐受情况,能为婴儿提供营养且避免不耐受症状发生。对于成年人,也可选择无乳糖的奶酪等乳制品。
2.增加其他钙源摄入:因为乳糖是重要钙吸收促进因素,乳糖不耐受人群要注意从其他食物中获取足够钙,如深绿色蔬菜(菠菜、苋菜等)、豆类(黄豆、黑豆等)、坚果(杏仁、腰果等)以及一些钙强化食品等,以满足身体对钙的需求,尤其是儿童和孕妇等特殊人群,钙的充足摄入对生长发育和健康至关重要。
三、酶制剂补充方法
可以在进食含乳糖食物前补充乳糖酶制剂,乳糖酶能帮助分解乳糖,使其在小肠内被正常消化吸收,从而减轻乳糖不耐受症状。但在选择乳糖酶制剂时要注意其活性等质量指标,儿童使用时要特别关注产品是否适合儿童,遵循相关安全标准。
四、特殊人群注意要点
1.婴幼儿:婴儿乳糖不耐受时,除了选择无乳糖奶粉外,要密切关注其生长发育情况,如体重增长、精神状态等。家长在冲调奶粉等喂养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操作,确保喂养安全。同时,要定期带婴儿进行体检,监测营养状况。
2.老年人:老年人乳糖不耐受时,要注意饮食均衡,除了通过上述饮食调整获取营养外,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要额外补充钙等营养素。在选择食物时要考虑消化功能等情况,避免因乳糖不耐受导致营养不良等问题,影响身体健康。
3.患有肠道疾病人群:本身患有肠炎等肠道疾病导致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在治疗肠道疾病的同时,要根据肠道恢复情况调整饮食中乳糖的摄入。在使用任何药物或饮食调整方案时,都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因为肠道疾病可能影响其他药物的吸收或饮食调整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