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扭伤怎么好
手腕扭伤后分急性期和恢复期处理。急性期应用RICE原则,即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恢复期进行康复锻炼,轻度扭伤1-2周开始简单活动度锻炼,中度或重度扭伤2-6周及更长时间后逐渐增加强度,严重或恢复不明确可寻求专业康复评估;需及时就医的情况包括剧烈疼痛难缓、肿胀进行性加重等,儿童和老年人有特殊处理提示。
一、急性期处理
1.RICE原则应用:
休息(Rest):手腕扭伤后应立即停止引起受伤的活动,让手腕得到充分休息,避免进一步损伤,这对于大多数人包括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人群都是适用的,因为持续活动可能会加重肿胀和疼痛。
冰敷(Ice):在扭伤后的72小时内,每隔1-2小时左右进行一次冰敷即可,一般每次冰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冰敷能够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出血和肿胀,对于不同人群都是有效的非药物干预措施,儿童也可在成人监护下进行冰敷,要注意避免冻伤皮肤。
加压包扎(Compression):可以使用弹性绷带等进行加压包扎,压力要适中,这样有助于减轻肿胀,对于各种人群都适用,能帮助稳定受伤部位,防止肿胀进一步加重。
抬高患肢(Elevation):将手腕抬高至高于心脏水平位置,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适用于所有手腕扭伤人群,儿童也应将手腕抬高,成人可辅助儿童完成抬高动作。
二、恢复期处理
1.康复锻炼:
轻度扭伤:一般1-2周左右,可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手腕活动度锻炼,比如缓慢地做手腕的屈伸、旋转等动作,不同人群根据自身恢复情况逐步进行,儿童在康复锻炼时需要成人引导正确进行锻炼。
中度或重度扭伤:大约2-6周甚至更长时间,之后逐渐增加康复锻炼强度,可进行力量训练,如使用轻量物体进行抓握、拉伸等训练,对于不同年龄和生活方式的人群,康复锻炼都要循序渐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康复锻炼安排。
专业康复评估:如果扭伤情况较为严重或者恢复不明确时,可考虑寻求专业康复医生的评估,根据专业建议进行下一步的康复指导,对于所有人群,专业评估会更精准地指导后续康复进程。
三、就医指征与特殊情况
1.需及时就医的情况:
如果手腕扭伤后出现剧烈疼痛难以缓解、肿胀进行性加重、手腕明显畸形、无法活动手腕或者伴有手指麻木、无力等情况,无论年龄、性别等因素,都需要及时就医,因为这些可能提示有骨折、韧带严重损伤等严重情况,儿童出现此类情况更要尽快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对于有特殊病史的人群,如有既往手腕疾病史等情况时,出现上述需就医通知即可。
2.特殊人群提示:
儿童手腕扭伤时,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手腕情况,按照医生指导即可,因为儿童恢复能力与成人不同,需要更谨慎的处理;老年人手腕扭伤后,由于身体机能衰退,恢复相对较慢,更要关注就医指征,及时就医评估,以便采取更合适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