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伤手腕如何快速恢复
手腕扭伤的处理包括急性期休息制动、冷敷,缓解肿胀疼痛可抬高患肢、药物辅助,恢复期进行轻度活动和力量训练,出现剧烈疼痛、肿胀持续加重等情况及时就医,老年人、妊娠期女性等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急性期处理
1.休息与制动:立即停止引起手腕扭伤的活动,让手腕得到充分休息,避免进一步损伤。可以使用三角巾或支具等对手腕进行简单制动,限制其不必要的活动,这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例如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避免用扭伤的手腕提拿重物等。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特别注意看护,防止其因玩耍等再次刺激扭伤的手腕。
2.冷敷:在扭伤后的24-48小时内,可进行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包裹后敷在手腕部位,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冷敷能够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出血和肿胀,缓解疼痛。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皮肤较为娇嫩,冷敷时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避免冻伤皮肤。
二、缓解肿胀与疼痛
1.抬高患肢:将手腕高于心脏水平位置,例如休息时用枕头将手腕垫高。这样可以利用重力作用促进血液和淋巴液回流,减轻手腕的肿胀。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儿童,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儿童在休息时家长可协助调整合适的体位来抬高患肢。
2.药物辅助(非药物优先原则):可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来缓解疼痛和肿胀,但要遵循非药物干预优先的原则。对于儿童患者,应谨慎使用药物,优先选择物理治疗等方式。如果疼痛较为明显,在符合用药指征且无禁忌的情况下,可考虑使用相关抗炎止痛药物,但必须严格遵循医疗专业人员的指导,避免自行用药。
三、恢复期康复训练
1.轻度活动:在扭伤后的48小时后,如果肿胀和疼痛有所缓解,可以开始进行一些轻度的手腕活动。例如缓慢地做手腕的屈伸、旋转等动作,但要注意幅度和力度,避免引起疼痛加重。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可以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帮助儿童进行适当的、轻柔的手腕活动训练,逐渐恢复手腕的活动度。
2.力量训练:当手腕的肿胀基本消退,疼痛明显减轻后,可以进行手腕的力量训练。比如使用弹力带进行手腕的拉伸和力量对抗训练,增强手腕周围肌肉的力量,有助于稳定手腕关节,促进恢复。成年人可根据自身恢复情况逐步增加训练强度,儿童则要在确保安全和符合其生长发育阶段的基础上进行适量的力量训练,避免过度训练造成二次损伤。
四、就医评估与特殊情况处理
1.及时就医:如果手腕扭伤后出现剧烈疼痛、肿胀持续加重、手腕畸形、活动严重受限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X线等检查,以排除骨折等严重情况。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表述能力有限,家长更要密切观察症状变化,一旦有异常表现应尽早带孩子就医检查。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老年人手腕扭伤后恢复相对较慢,且可能存在骨质疏松等问题,在康复过程中要更加注意安全,避免摔倒等情况,同时要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康复训练,密切关注手腕恢复情况。妊娠期女性手腕扭伤时,用药要格外谨慎,应优先采用非药物的保守治疗方法,如休息、冷敷、抬高患肢等,并在医生的专业评估下进行康复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