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伤看什么科
扭伤首先可看骨科,分单纯软组织扭伤和伴骨折等情况;急性期要休息、冷敷、加压包扎,恢复期可热敷、康复锻炼;儿童、老年人、妊娠期女性扭伤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要轻柔处理、逐步康复锻炼,老年人要及时就医、温和锻炼,妊娠期女性处理需谨慎、告知妊娠情况。
一、扭伤应看的科室
一般来说,扭伤首先可以考虑看骨科。因为扭伤多是由于外力作用导致肌肉、韧带、关节等部位损伤,而骨科主要就是诊治骨骼、关节、肌肉及其相关附属结构的疾病。
(一)不同情况的细分
1.单纯软组织扭伤:如果只是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轻度扭伤,骨科可以进行评估和处理。医生通常会先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扭伤部位的肿胀、压痛等情况,可能还会建议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线等,以排除是否有骨折等情况。
2.伴有骨折等情况:若扭伤后怀疑有骨折,骨科医生可以进一步通过X线、CT等检查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等,然后进行相应的处理,比如对于简单骨折可能会进行复位等处理。
二、扭伤后的一般处理原则
1.急性期处理
休息:受伤后应让扭伤部位休息,避免继续活动加重损伤。例如脚踝扭伤后,应尽量减少行走,最好卧床休息并将受伤部位抬高,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冷敷:在扭伤后的24-48小时内,可以进行冷敷。冷敷可以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和肿胀。一般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冷敷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避免冻伤皮肤。
加压包扎:可以使用弹性绷带等对扭伤部位进行加压包扎,有助于减轻肿胀。但包扎的力度要适中,过紧可能会影响血液循环。
2.恢复期处理
热敷:在扭伤48小时后,如果肿胀和疼痛有所缓解,可以进行热敷。热敷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淤血和肿胀的吸收。热敷的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
康复锻炼:在扭伤恢复的中晚期,根据扭伤的部位和程度,逐步进行康复锻炼。例如脚踝扭伤恢复后,可以进行踝关节的屈伸、旋转等活动锻炼,以恢复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力量。但康复锻炼要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锻炼再次损伤。
三、特殊人群扭伤的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活泼好动,发生扭伤的几率相对较高。儿童扭伤后,由于其表述能力可能有限,家长要更加仔细观察。在处理上,冷敷等操作要更加轻柔,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有不良影响的药物等。同时,康复锻炼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恢复情况逐步进行,确保在安全的范围内促进恢复。
2.老年人:老年人往往伴有骨质疏松等情况,扭伤后更要重视。老年人扭伤后应及时就医,因为老年人恢复相对较慢,而且容易因为扭伤引发其他并发症。在处理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度活动,康复锻炼也要更加温和、缓慢,以防止加重骨质疏松或导致其他意外情况。
3.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发生扭伤后,处理要更加谨慎。不能随意使用一些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等。在就医时要告知医生妊娠情况,以便医生选择合适的检查和处理方法。例如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来保护胎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