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腰扭伤鉴别诊断
通过病史与症状特点、体格检查、辅助检查来鉴别急性腰扭伤与其他疾病,急性腰扭伤多有明确腰部扭伤诱因,体格检查腰部肌肉有明显压痛、活动受限无神经受损体征,辅助检查X线等多无明显异常;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慢性腰痛史、放射痛等,直腿抬高试验等阳性,MRI等可显示突出;腰椎骨折常见于老人等,有畸形、压痛等,X线等可助诊;腰部筋膜炎有慢性劳损史、弥漫酸痛等,局部肌肉压痛等。
一、病史与症状特点鉴别
1.急性腰扭伤病史:多有明显腰部扭伤诱因,如搬抬重物、腰部突然扭转、腰部过度前屈后伸等,患者能明确指出受伤的具体动作和场景,受伤当时可感到腰部有“响声”或突然剧痛。不同年龄、性别因生活方式不同,受伤诱因有差异,年轻男性从事体力劳动时更易因搬抬重物等导致急性腰扭伤,女性可能因日常姿势不当或轻微扭转动作引发;有腰部既往劳损病史者,更易在轻微诱因下发生急性腰扭伤。
2.其他疾病病史与症状特点: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有慢性腰痛病史,疼痛可放射至下肢,咳嗽、打喷嚏等腹压增加时疼痛加重,症状可反复发作,部分患者有下肢麻木、无力等神经受压表现,症状出现与腰部姿势改变关系密切,如久坐、久站后易发作。
腰椎骨折:常见于老年人骨质疏松或有外伤史人群,除腰部疼痛外,可能有腰部活动受限更明显,严重者可出现脊柱畸形,有明确外伤史或骨质疏松病史是重要鉴别点。
腰部筋膜炎:多有腰部慢性劳损史,疼痛特点为腰部弥漫性疼痛,以酸痛为主,晨起时疼痛较重,活动后可缓解,但劳累后又加重,疼痛部位不固定,可触及局部肌肉紧张、条索状硬结。
二、体格检查鉴别
1.急性腰扭伤体格检查:腰部肌肉有明显压痛,多在受伤肌肉的起止点附近,腰部活动受限,主要表现为前屈、后伸、侧弯等动作受限,但无神经受损的阳性体征,如直腿抬高试验阴性等。不同年龄人群体格检查表现可能因肌肉力量等因素有差异,儿童肌肉力量相对较弱,急性腰扭伤时活动受限表现可能相对较轻;老年人因肌肉萎缩等原因,压痛可能不如年轻人明显,但活动受限可能更显著。
2.其他疾病体格检查:
腰椎间盘突出症: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加强试验也可阳性,可有下肢感觉、肌力减退等神经受损体征,如相应神经支配区域的皮肤感觉减退、肌肉力量减弱等。
腰椎骨折:体格检查可发现腰部有明显畸形,局部有压痛、叩击痛,可能触及骨擦感,脊柱活动严重受限且疼痛加剧。
腰部筋膜炎:局部肌肉压痛,但无神经受损体征,肌肉紧张、硬结等表现是其特点,硬结大小、质地等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
三、辅助检查鉴别
1.急性腰扭伤辅助检查:X线检查多无明显异常,可用于排除其他骨骼病变,如腰椎骨折等;CT检查一般也无腰椎间盘突出等典型表现;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可发现腰部肌肉有水肿等改变,但无椎间盘突出、骨折等特异性表现。不同年龄人群因身体结构差异,辅助检查结果解读需综合考虑,儿童骨骼发育未成熟,X线表现与成人有区别,需由专业医生准确判断。
2.其他疾病辅助检查:
腰椎间盘突出症:MRI检查可清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程度等,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依据;CT检查也可发现椎间盘突出情况,还能观察到椎管狭窄等情况。
腰椎骨折:X线检查可初步发现骨折线,CT及MRI检查能更精确地显示骨折的部位、类型及有无脊髓损伤等情况,对于判断骨折的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腰部筋膜炎:辅助检查一般无特异性改变,主要依靠病史和体格检查进行诊断,但有时为排除其他疾病可能会进行相关检查以协助鉴别。



